乐文小说网 > 大唐仙踪 > 第十八章破军七

第十八章破军七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大唐仙踪最新章节!

    唐军大营的主帅帐里,李建成颓然无力的坐在帅座上,正在用美酒来麻痹自己苦涩的心。“魏征走了!魏征竟然走了!”李建成的心中充满了苦涩“看来我真的不是什么帝王之才,二弟李世民或许比我更适合当这个太子。”

    因为秦川的加入,引起了巨大的蝴蝶效用,导致很多事情提前发生,更多的事情意外发生。李密没有攻打洛阳,却拼命的扩张地盘,发展内政。李世民派去潜伏在瓦岗寨的秘密卧底也将新的练兵方法,用兵理论给带回来了,令李阀受益非浅。很快,战略位置得天独厚的李阀就扫除吞并了周围的势力,实力日渐强大,与瓦岗寨也有得一拼了。

    李渊年轻之时,或许还有点才能,可是当上皇帝之后,就只能用昏庸二字来形容了。如果不是靠着几个优秀的子女来挑大梁打天下,李阀早就彻底完蛋了。李世民是百年罕见的军政天才,不但用兵如神,而且自己也是一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只是为人城府太深,总是让李渊在他身上看到了扬广的影子。李建成虽然没有李世民那么锋芒耀眼,但军政能力也相当杰出,只是相对于李世民这个天才来说,才显得有些差距。李建成为人宽厚,性格仁慈,深得李渊的宠爱,也得到了弟弟们的拥戴,尤其是四弟李元吉。李元吉的军事才能相比起两个了不起的哥哥来,可以说是望尘莫及,他为人放荡不羁,性格狂妄浅薄,内政方面更是一塌糊涂。正因为李元吉的才能比起两个哥哥来,相差甚远,因而在军事内政之上,也没有被委派重任,时间精力相对闲余的李元吉勤练武功,目前反而在武功之上盖过了两个哥哥,成为李阀第一高手。

    “大哥,有美酒一个人偷偷的喝,也不叫上我!太不够意思了!”李元吉大大咧咧的闯进帅帐里来,毫不客气的拿起一坛美酒,拍开封泥,就直接朝嘴里灌。李元吉一口气灌下半坛酒,这才心满意足的拍拍肚子,舒爽的吐了口长气,然后又开始搬弄李世民的不是了:“大哥,李世民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卑鄙小人,他又指使天策府的那群狗崽子们在暗中造谣生事,败坏大哥的名声,还大肆宣扬说大哥和张婕妤、尹德妃关系暧昧。这等无耻小人,不肯光明正大的来,就知道暗中来阴的。他可是一心要当第二个扬广啊!大哥,你可不能再纵容他了,否则他日不但你们兄弟二人的性命难保,只怕父皇将来也难得善终啊!”“四弟,你喝醉了!”李建成叹了口气,说道“话可不能乱说。”

    “大哥,你的谋士魏征说得对:‘太子居安不能思危,则大祸将至。’有李世民这样一个豺狼心性的弟弟,亏你还能如此泰然处之,杨勇可是前车之鉴啊!”李元吉继续嚷嚷道“大哥,你顾及兄弟之情,下不了手,我来做好了。如果不铲除李世民这个祸根,日后我等都死无葬身之地啊!”“四弟,不要再说了。如何攻下洛阳,才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李建成说道。

    “十万大军,再加十万突厥铁骑,要攻下洛阳还不是易如反掌?再说出谋划策,大哥不是有魏征吗?行军打战,我自问远不及大哥你,自然以大哥马首是瞻。”李元吉道。

    听到李元吉两次提到了魏征,李建成的心中更加苦涩,自己的头号谋士,心腹亲信,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魏征竟然也一声不吭的离开了自己。自己这个太子越来越难当了!起初,自己忙于立法令、体民心、发展内政,二弟李世民却带兵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民间便有谣言说自己是昏庸无能的酒色之徒;等自己也带军出征,显露才能,立下战功之后,民间又有谣传说自己残忍嗜杀,阴险狠毒。其实,李建成向来仁慈宽厚,打战总是极力减小伤亡,对待战俘,也远比二弟李世民来得宽容。然而谣言从来都是不需要以事实真相为根据的。

    至于谣言的来源,李建成也心知肚明:二弟李世民的天策府中,两个谋士房玄龄与杜如晦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两人都有宰相之才,虽然未必强得过自己手下的王珪,比之自己的头号心腹魏征,更是远远不如,但此二人,能言善辩,对于颠倒黑白,篡改是非,却颇有心得。这些有板有眼,善于把握人性和人心的谣言必然是两人的暗中杰作。

    天策府的那些人,最高明之处,就是从来不明着来,总是摆出一副正大光明的形象,却在暗中不断造谣生事来阴的,自己的不少亲信下手们总是被他们不露痕迹的挑衅得七窍生烟。最终却在世人面前造成了太子府明目张胆欺压天策府的假象。自己的不少谋士也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开始暗中造谣污蔑李世民,可惜手段远没有房杜二人那么高明。魏征又自重身份,爱惜名声,不肯做这种下流无耻之事。

    李世民在李阀中的显赫功绩是明摆着的,任凭谁也不能抹杀,天策府便依仗着李世民的功绩与名声,总是引诱着太子府的人公然来打击报复却屹立不倒。结果很快李建成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妒忌秦王的传言便流传天下了。

    一般的谣言,李建成都能容忍,因为他深信清者自清。但是有些谣言实在恶毒得让李建成心中发寒,夜里时常做噩梦。最初,关于李建成拼命巴结贿赂后宫,指使她们在李渊面前中伤李世民的谣言传出,李建成心中虽有些不舒服,但也只是一笑了之。自己向来仁厚,重情义,不光是后宫妃子,不少亲戚和大臣,甚至下属有了困难,自己都乐意帮助,相比之下,二弟李世民就远不及自己这么讲情面。后宫妃子时常在李渊面前赞美太子仁慈宽厚,中伤秦王凶残无情,也并非是出于自己指使,而是出于她们自己爱记仇的妇人心性。

    真要说拼命巴结贿赂后宫的人,却是秦王妃子长孙氏,整天泡在后宫里,为秦王在众宠妃面前开脱请罪,那副可怜德性让李建成看了都觉得同情。太子府有谋士打算以此大作文章,捏造秦王将自己王妃送入后宫讨好父亲的恶毒谣言,却被李建成制止住了。相比之下,李世民对手下似乎更加纵容,虽然他从不指示手下造谣生事,但手下无论造出了多么恶毒的谣言,只要不被抓到把柄,他从来都不闻不问。

    有一次,李建成抱着年幼的八弟李元享玩耍了一阵。结果很快便传出了:李元享与李建成相貌酷似的风言***。弟弟长得象哥哥,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造谣者恶毒的将李元享的母亲尹德妃也牵扯进来了,捕风捉影,含糊言辞,刻意引导众人朝不好的方面想。李建成可被这个恶毒至极的谣言给吓怕了,日后很少敢再去后宫,即使不得不去,也总是带着大批的人避嫌。结果很快又有了太子做贼心虚的谣言传出。

    李渊虽然昏庸,但有了隋文帝杨坚的前车之鉴,对李建成还是十分信任,原本沉溺酒色的皇帝历来对这种事情最为猜忌,但这次李建成却侥幸躲了过去。事后李建成对这个谣言还是心有余悸。事实上,李建成也知道张婕妤、尹德妃对自己很有好感,时常找借口将自己召进宫去,说说话,然后拜托他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张婕妤,那幽怨露骨又含情脉脉的眼神,总是让李建成坐立不安,背如针芒。李建成紧守着儿臣的本分,从来没有半点越轨行为。然而造谣者才不会在乎这些事实。

    此后,张婕妤和尹德妃都成为了李世民的死敌,一有机会就在李渊面前诋毁秦王,称赞太子。而宫廷之外,关于太子勾结后宫对付秦王的传言也越来越盛。李世民和其手下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会千方百计,无其不用,暗中引导舆论。李世民总是摆出一副光明正大,功高震主,却被太子欺压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心生同情,并且让人以为李建成是如何的心狭善妒。

    李建成觉得极为苦恼,为了一个太子之位,雄才大略,城府极深,又野心勃勃的二弟还真是无其不用的算计自己这个哥哥。李建成曾经也向李渊建议过,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李渊一口认定李世民必然是第二个扬广,死活不肯,定要让仁厚的李建成来继承基业。在李建成看来,二弟李世民天才横溢,的确与扬广不相上下,但却未必会成为暴君,毕竟扬广的前车之鉴才过去不久,以李世民的聪明,自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不会重蹈覆辙,或许还会成为千古圣君。虽然天资出众的李世民未必会成为扬广,或许会成为圣君,但这里面毕竟充满了未知的变数;而仁慈宽厚的李建成有了魏征这样的臣子辅佐,想要当个杨坚,来个“开皇之治”却是铁定的。性格保守的李渊自然情愿选择稳妥些的李建成。

    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实在太大,李渊不好亲自出面打压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儿子,自然要借李建成的名头来暗中行事。一边是猜忌儿子的父亲,一边是野心勃勃的弟弟,这令顾念亲情的李建成分外难做人。

    李渊对李世民很有偏见,这在李阀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李世民之所以这么想当太子,或许只是因为心里不平衡,要和李渊暗中较劲。李世民辛辛苦苦为父亲打下了大半江山,却被父亲猜忌,比之为扬广,换了是任何人,心里也难平衡。

    李建成看看了身边正在猛灌美酒的李元吉,心中叹道:就连四弟也远没有表面上的肤浅单纯,心中也埋着一份极大的野心。李元吉总是想方设法唆使李建成对李世民下毒手,在除掉李世民一事之上,表现出了过分的热心,简直好像是他在和李世民争位,而不是李建成。

    有一次,李世民随李渊到齐王府,李元吉暗伏刺客欲在席间击杀李世民,却被李建成察觉并且及时制止。事后,李建成责备他不顾亲情,大胆妄为,李元吉却振振有辞:“我不过是为大哥你着想罢了,这对我又有什么好处?”这句话在李建成耳朵里听起来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李元吉与李世民性格极为不合,因此认为宽厚重亲情的李建成当了皇帝,自己肯定能当个逍遥快活王爷,而严厉冷面的李世民若当了皇帝,自己只怕连性命也难保住,于是投靠了李建成,全力打压李世民。这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或许李元吉还有一份更大更深藏的野心。只看他终日里勤练武功,拼命收纳江湖好手的种种举动,便知道他决非表面上那么狂躁肤浅。或许干掉雄才大略的二哥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仁慈宽厚的大哥了,皇位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李建成眼中望着四弟李元吉,心中却思道:“如果三弟还活着,那该多好?或许三弟能调解二弟与父皇之间的矛盾,能让我们兄弟齐心合力,共创大唐盛世。”

    李渊的头四个儿子全是窦皇后所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玄霸天生神力,性格单纯,为人敦厚,深受父亲与两个兄长所宠爱。李玄霸在练武方面极有天赋,年仅仅十二岁之时,便已经是李阀第一高手了,众人都深信日后他的武学成就能达到宁道奇那种大宗师级数。李玄霸擅使一对玄铁重锤,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勇不可挡。李玄霸十四岁之时,便随着李世民出征,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李建成也开始带兵出战,李玄霸赶来助大哥一臂之力,结果还没上战场,却意外被雷霹死了。李玄霸的死,让李阀上下全都悲痛万分。此时,又有谣言传出,说是李建成诱骗弟弟指天大骂,结果才害李玄霸遭天打雷霹而死。李建成一方面对无耻谣言相当愤怒,另一方面也深深自责,不管如何,三弟若不是赶来帮助自己,也不会遭此无妄之灾了。三弟李玄霸死的时候,年仅十六岁,并无儿女。

    因为李世民的一伙手下不遗余力的四处大肆渲染,李建成在民间的传闻并不怎么好听,李建成在很多人心目中也成为无能善妒,刻薄寡恩,不念亲情的典型了。事实上李建成还是极为看重亲情的,他总是制止李元吉对李世民暗下的毒手杀招,也多次与李世民倾吐兄弟之情,希望能感化李世民,化解兄弟之间的矛盾。然而李世民的城府实在太深,他总是能流露真情,发自内心的说出一些虚伪得不得了的漂亮话,这或许是他招揽人才的看家本领吧!连妹妹李秀宁也被他这看家本领给吸引住了。想到李秀宁,李建成更是觉得一阵心疼,他一直以为妹妹应该无忧无虑的呆在家种种花,养养鸟,看看书,弹弹琴,将来找个如意郎君嫁了才是幸福。没想到妹妹却对战争和政治如此感兴趣,和二弟李世民越走越近,总日里抛头露面,卷入了那些就连男人也嫌其残忍肮脏的权利旋涡争霸激流之中。听说她与那个白手起家的寇仲产生了一段感情,弄得现在终日里郁郁寡欢。

    “大哥,你在想什么?魏征呢?怎么不见他的人影?”李元吉消灭了一坛美酒之后,发问道。

    “魏征他走了。”李建成叹息道。

    “什么?”李元吉惊得跳了起来,大吼道“这混蛋,大哥如此看重信任他,他竟敢背叛大哥!我这就去把他找出来,一刀宰了。”

    “四弟,万万不可!就让他去吧!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侍。是我不值得让他效力,他要离开也是天经地义的。”李建成颓然道。

    “这怎么行?万一他投靠李世民了呢?必须杀了他才是!”李元吉叫道。

    “魏征这种人,不管为谁效力,最终都会造福天下,泽及百姓。绝对不能杀他。让他去吧!”李建成坚定的说道“四弟,再陪我喝一坛。明日就要进入敌境了,那时侯军中可是要禁酒的,现在不喝,就没得喝了。”

    “大哥,明日我偷偷躲在自己营帐里喝,不让人发现就是了。你总不会象李世民那样,来小题大做吧?”李元吉干笑道。

    “你刚才的话,我就当作没听见。如果明日让我看见了,你就有得受了。”李建成也微笑道“明日之事,暂且不管,今天我们兄弟喝个痛快!”

    两人你一坛我一坛,开始大喝起来。从傍晚一直喝到入夜,两人都醉醺醺,开始在营帐里大唱大笑起来。冷不防,一个人掀开帐门,走了进来。

    李建成醉醺醺道:“我不是说过了,今晚谁也不见!你快退下。”

    “太子,大战在即,你还真有雅兴啊!”那人冷冷说道。

    李建成一听到他的声音,酒顿时醒了,激动的大叫道:“魏征!你不是弃我而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魏征淡淡说道:“谁说我要背弃太子了?辅佐太子,开创大唐盛世,是我魏征一直以来的梦想,又岂会轻易放弃?”

    李建成大喜,上前紧紧握住魏征的手,说道:“先前你为这次出兵的事,大发脾气,我见你忽然一声不吭的消失不见了,还以为你对我失望死心,离我而去了。”

    李元吉在一边说道:“我还打算赶去追上你,将你杀了。结果大哥死活不肯,说你不管为谁效力,最终都会造福天下,泽及百姓。绝对不能杀。哈哈哈,大哥就是太心软了!所以才被李世民这阴险小人骑到头上来!”

    魏征有些感动的说道:“太子的确是太过仁厚了。魏征虽然反对出兵,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替太子谋划如何打好这场大战了。我知道太子也是有苦衷的,是为了皇上才不得不领兵,又岂会因此事而背弃太子而去?”

    李建成感慨道:“为了尽忠尽孝,我这个太子也不得不做一些违背本意的事啊!”由于李阀的迅速崛起,实力不断膨胀,突厥人感到了威胁,便提出了联合出兵,洗劫中原的要求。突厥人认为,如果儿皇帝李渊答应了,说明他暂时没有反心,突厥铁骑有了李阀的后勤补给支持,便可以轻易的血洗中原,大肆屠杀汉人,借此一来可以掠夺财物,二来可以大伤汉人元气,免得日后成为突厥人的劲敌。如果李渊不答应,则有借口对日益强大的李阀用兵了。

    大汉奸李渊一来不敢得罪突厥人,二来觉得突厥人只要钱财和女人,不要地盘,对自己扩张势力大有好处,三来也想借突厥人的兵力铲除李密等大敌,于是一口答应。李渊是目光短浅的汉奸,但子女们却不是。

    李建成顾及父亲的面子,只是在私下里劝说李渊,说突厥人趁火打劫,居心叵测,分明是想败坏李阀在汉人心中的名声,引起李阀与其他汉人之争,将来等李阀与其他汉人势力两败俱伤了,突厥人便会铁骑南下,一举杀光所有汉人,李阀也不能幸免。李渊却听不进去,还自以为能把突厥人当枪使,扩张地盘,打击敌人。

    李世民则不管那么多,公然在大殿之上,反对李渊,保持了自己一贯刚直的形象。他的理由却很荒诞,说洛阳的秦川一个人就能灭了李唐,灭了突厥,绝对不能招惹他,与之为敌。秦川的大名,李阀中人也早有耳闻,但都觉得传闻太过夸张荒诞,任凭你武功再高,也不可能一拳打塌一面城墙,而且即使是十个宁道奇,也不可能敌得过十万大军。至于什么先天神卦,更是不值一提,历史上擅长算卦的除了个周文王还有点作为,其他的根本不见成大器。而秦川的兵法,固然让人顾忌,但洛阳缺兵少将,周围还有李密等人虎视耽耽,就算秦川是孙武再世,吴起复生,要带着群和尚胜过十万铁骑加十万精兵,简直是痴人说梦。李世民的这个荒诞理由,听起来更象是激将与唆使。

    李世民拒绝此次带兵出征,李元吉又正值新败,以李渊在军权上任人唯亲的性格,有资格带兵出征的就只剩下自己与李建成了。有了十万突厥铁骑壮胆,李渊到是很乐意尝试一把御驾亲征,过过威风八面的瘾。李建成知道突厥人居心叵测,不可信任,于是反复劝说李渊留下,自己只好请命出征。李渊原本很想借此机会文治武功一回,可是李建成反复劝说,又说起战场之上不安全,什么意外变数都可能发生,这又令李渊回想起自己好端端却无故被雷霹死的三儿子,胆小如鼠的李渊顿时动摇了。等几个宠妃也来帮腔之后,李建成便成了这次出征的统帅了。

    李元吉醉醺醺道:“听说那个秦川一拳能打倒城墙,呸,吹到天上去了。我偏偏要会会他,看是他的英雄剑厉害,还是我的裂马枪行!”

    李建成赶紧道:“四弟不可轻敌,盛名之下无虚士。据说这秦川武功还在宁道奇等大宗师之上,万万不可硬碰。魏征,你看这秦川会不会潜入营中来行刺?”

    魏征淡淡说道:“我已经做了安排,如果秦川敢来,定然叫他进得来,出不去。”魏征话音刚落,便有一个人影飞速闪进营帐之中,跪报道:“禀告太子,齐王,魏先生,秦川单枪匹马而来,已到营外,正要强闯军营。”

    三人都吃了一惊。李元吉哈哈大笑道:“这家伙原来比我还卤莽!哈哈哈,亏大家还一直以为他足智多谋,用兵如神!走,我们去看看。”

    魏征道:“且慢,先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再去也不迟。”

本站推荐:诛仙合体双修武道神尊驭鲛记阎王神武至尊宦妃天下修罗刀帝不嫁总裁嫁男仆九阳神王

大唐仙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雨中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中玩并收藏大唐仙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