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dxhyt文集最新章节!

    老李也是刚来这家公司不久,负责人事,一天到晚的辖忙。这不,昨天刚刚处理完撞车的事,今天听说装卸队又出事了:那个白脸的装卸工昨晚从车上摔下来,送进了医院;眼眶缝了十针,花了五千多元,眉毛无法保住。

    要说这个白脸装卸工的来历,老李心里明白。前一阵子,公司的装卸工又走的差不多了,没人装车,眼看公司的运转就要受到影响。老李急的什么似的,他一连跑了七八趟劳务市场,甚至跑到了大老远的虎坊桥和赵公口,可效果并不理想。

    印刷学院这边的劳务市场,每天人到是不少,占了整整一条街。可仔细观察,招聘的人比求职的人还要多;招聘的职位,以保安和装卸工最多,其次是保洁和保姆,再次则是房地产和餐饮;当然,其他的岗位也有,像保险、技工什么的;但是与装卸工的招聘阵势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市场到处是各样的广告,招聘者的招喊声和三三两两走过的求职者。

    老李在这里趴了三天;按照老板出的价:“月薪2600,包吃包住”根本没戏。人家出价8000的,日结180的招工都很困难。“8000,连老板都挣不到8000,骗谁呢,”一个装卸工模样的小伙子在一边唠叨着。再到其他的市场转转,情况也都差不多。出价低了吧,没人来;出价高了吧,又怕来的人干不出这价值的活。难,实在是难。老李下定决心:“把价格提到2800,并承诺干的好可以涨到3000。”终于开始有人寻问;可咨询者一听是物流公司的装卸工,扭脸就走,好像害怕什么是的。终于有三个河北的小伙子,也是刚从一家公司跑出来的,说是老板欠薪,不干了;仨人看着老李,觉得不像骗子,说话也很实在,答应明天过去看看。老李似乎看到一点希望。

    第二天,老李一早就来到了单位,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心里急,打个电话问问;人家说不来了,理由很简单:每月20日发薪,害怕压工资。老李惊叹这招工的混乱和艰难,眼前出现一片的黑暗。

    还是负责装卸的三炮有办法,死说活说把湖南老家的表弟和两个老乡叫了来,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表弟有点傻,安排干点粗活,老乡一个老吴,一个老王,都是庄稼人,不怕吃苦,跟着三炮一起装车;每天要忙到凌晨两三点钟,周六周日也没个休息。老李很担心,觉得这终归不是个办法。

    果然,还不到一个月,老王就与老板闹翻了。早晨一上班,公司就来货了,三炮的表弟卸货,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客户急,三炮的手机又没人接,只好找到老板。老板愤怒地把三炮从床上揪起来,说他不会安排工作,说他没有服务意识,说他就是农民,说他没有素质。三炮揉着双眼,迷迷糊糊地说:“累,实在干不动了。”他不敢多说。这个被年轻的妻子抛弃,独自赡养着老母和女儿的人,知道一切都要忍耐。

    消息传了出去,同乡的老王不干了:“我们干到早晨5点才收工,你怎么不说呀,干活说干活,农民怎么了,没有农民你们都得饿死。”跟老板吵了起来;中午,他向老李提出了辞职,他说他是人,他也希望挣钱;但他不愿被人歧视,他要的是尊严。老王走了,老吴跟着也走了。老板也因此安静了下来。

    话说到这,就跟那个白脸的装卸工有了点关系。老王老张一走,装车又缺人了;总得商量个办法。三炮拖着疲惫的身子,没精打采地说:“只有找装卸队帮忙,”尽管他知道老板不愿意这样。老李倒觉得三炮的提议还算可行:一来招工困难,二来像这样今天来俩人明天走三人的,也不利于工作的质量;就公司眼前的状况,想拥有自己的装卸团队,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家不是说买船不如租船吗,这兴许是一个途径。老板总算答应,并承诺亲自负责这个事情。

    第二天,老板果真带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装卸队的刘经理;一个是他的助理,一个留着黄头发的小伙子。说是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

    你还别说,这个穿着平淡,说话总是挂着笑的刘经理,还真是行道的里手。不论是服务的理念,还是实际的操作,从铁路到公路再到航空,如何提货,如何交运,如何处理货损货差,如何理赔,说的头头是道,还真叫老李有些佩服。

    经过一番的讨论,双方总算达成了协议。签合同的时候,老李才知道对方没有执照,感觉有点悬。老板说:“没事。”

    次日一大早,黄头发的助理就带着两个装卸工来了。其中就有那个白脸的装卸工,看上去有四十岁出头,中等身材,体质瘦弱,头发稀松;一张老实的白脸没有一点的血色和表情,像张没有内容的纸。另外一个,是个面色黝黑的壮小伙子,据说是刚从山东的老家赶来。三个人的工作由三炮来安排;老李只是有时过来帮忙。

    老实说,老李第一眼看见那个黄头发的助理就不喜欢,感觉他简直就是个流氓。高大的身材,四方的大脸,黑黑的;小小的眼睛,厚厚的大嘴,头发是烫过的,特意染成黄色;走起路来光这个膀子,摇摇晃晃的,一幅自以为是的德行。听三炮一说,老李才确切地知道他叫康晓飞,28岁。

    事实证明,老李的判断确实有点跑偏。几次的接触,听的,看的,老李觉得小康并不简单,至少,他比三炮干活漂亮。卸货码拍,他只要瞟上一眼货,就知道多少件打底,如何的压缝,干的那叫一个麻利;码好货,横平竖直的,每拍一致;点数、量方全凭心算,比拿计算器的人还要快。单凭这一点,已是上等装卸工的水平。装车是他的专长,他懂得车载:17。5米的板车、13,5米的高栏、和大箱车,每车装载的吨、方,他全知道;他善于估货,货物的体积和重量,只要看一看摸一摸就能算出个八九不离十。组织装车,他知道那个先装,那个后装,重货在下,轻货在上,有条不紊,紧张有序:装好的货,车车垂直压缝,紧密牢固,装载达标,看着叫人舒心。还有一点,老李没有想到,他会开叉车,尽管没有车本,可开起来比专业的还要棒,可他轻易不动这玩意,只是给人帮忙的时候,才临时的操作;他知道逃避安全人员的检查,避免无照驾驶的惩罚。为人呢,老李觉得小康挺讲义气,他是个急性子,恨活,不像三炮那样,磨磨唧唧,没章没法的;炎热的夏天,不干活也要出汗,可小康总是站在高高的车上,光着个身子,一拍一拍地卸,一车一车的装,没命的干;渴了、饿了自己买些饮料和食品,也从不忘记同来的两个伙计。

    一次,老李帮忙装完了车,和小康躲在小黑屋里抽烟;问起小康的经历。他又点燃了一支烟,无奈地说:“我们也很难:我18岁从河北的老家到北京,现在已经10年;我在施工队当过小工,推石子、扛水泥、砌墙,什么都干过。后来跟着人家倒卖服装,挣了一点钱,心也有点大了,看着服装加工赚的快,自己也跟朋友借钱开了个厂子;不知道是自己不会做生意,没有门路,还是经济危机闹的,不到半年厂子就办不下去了,欠了20万的债务;现在几十台缝纫机还在大红门扔着。出了这事以后,为了还钱,我四处找工作,有活就干,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物流公司我也干过,可是那家的老板太黑,明明是他自己的错,硬要把责任赖到装卸工的身上,扣人家的钱;我不过为人说了两句话,把我也给辞了。”

    稍微停顿了一会,老李和小康又相互递了一支烟。

    “后来,”小康接着说;“我遇见了小光,也就是我们装卸队的经理,他比我还惨,欠债100万。我觉得这人很和善,讲话也很有水平。他说让我跟他一块干,搞个装卸队,这行业门槛低,起步容易;他在山东的老家有一定的影响力,招工不是问题。我就答应了。现在已经干了两年,有十几个工人;有物流公司的活我负责;其它的活就由小光亲自带着干;他老婆负责财务,在网上招揽业务,有时也上大街撒小广告,赶上活多,还有到人才市场去招人。”

    听了小康的介绍,老李有些好奇,还想多知道一点;看看窗外,暂时还没有工作,又递给了小康一颗烟“你觉得这样干行吗?”老李问。

    “总的来说还算可以,收入要比其他的地方多点,就是业务没谱;有时一个月都没活,呆的心里害怕,有时活多的忙不过来,临时找人吧,很难;有一次好不容易找来了6个人,第二天就走了5个,我们只好连夜的干。这样的事经常的发生。我相信,您一定也去过劳务市场吧,那里的人,好像都有一种彼此不信任的感觉,您说是吧?”

    “对。是这样的”

    “这不,小光和我合计着,找几家像你们这样长期合作的客户,业务才能稳定。”

    “那个白脸的装卸工怎么不爱言语?”老李不想接小康刚才的话题,心里想,能不能够长期的合作,自己还真说不清楚:这个一天三变的老板,谁知道他那天又改变了主意。

    “他是我们队里最老实的工人,打我们起摊的时候他就在;三十好几了还没取上媳妇;他家是村里最穷的一个,房子还没有盖上,妹妹还在上学;好不容易挣了几个钱,父亲又得了重病,瘫痪在家里;全家都指着他在维持。”

    听完小康的话,老李又把这个白脸阅读了一遍:这个默默无语、未老先衰的人;这个总是坚守自己岗位的人;这个你叫他干啥他就认真做好的人;这个有点空闲就躺在货物上,望着货场的屋顶或什么也没有的天空的人。他在想什么?是家乡的小路和溪水,是父亲的药费和妹妹尚未穿过新衣,还是母亲期盼的目光和那个不知道什么模样的爱人,,。

    “那你结婚了吗?”老李的好奇仍然没有减退。

    “结婚,我不敢想,离家十年,回去娶媳妇,不可能,自己已经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在北京安家,想都别想,就我目前的状况,除了满头的黄发,我还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等还了债,再说吧。”

    听了这话,老李似乎对“黄毛”有了一些的理解,甚至为他感到难过;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20点,该下班了,老李知道小康他们还要继续的干,就告辞了出来。

    之后的几天,小康没有来。说是刘经理把他叫走,干别的去了;换了一个叫胖子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这家伙可不像小康那样实在,仗着自己是个小头,尽耍滑头,别人在那里卸货,他却躲在货物的后面睡觉。

    还是这个夏天,还是那么炎热的天气。下午,司机小张拉货回来就往有空调的营业厅跑,大口大口的喝水;老李猫在屋里,一边吹着电扇,一边在网上浏览着求职者的信息。突然外面有人喊他,就急促放下了手中的活。货场上已经围了许多的人。

    原来,拉回来的货物没有装稳,叉车的震动,使车上的货物滚落下来,正好砸在准备卸货的那个山东小伙的肩上。好几百斤的东西砸的小伙子顿时就痛晕了过去。三炮找人把他抬到一个平整的货物上,就给刘经理打了电话。老李到的时候,小伙子已经睁开了眼前,但是不能讲话;看看肩膀已经肿了老大一片,手臂也抬不起来。

    约莫半个小时的光影,刘经理就赶到了;浑身的泥土,还骑着一辆破布垃圾的摩托。老李建议马上去医院,看看结果再说。众人帮忙把小伙子扶上了车,就让小光给带走了。

    次日,老李见到老板,说起昨天的事故,提议过去看看;尽管伤的是合作方的人,可事故毕竟在咱们的货场发生。老板也有些害怕,立马答应,并说自己还有急事,让老李带他问候。开着公司的小车,让那个叫胖子的装卸工带路,老李就出去了。

    说是距离很近,可拐了七八个弯,还是没到。老李一边开车,一边开始怀疑:这是哪呀?村子不像村子,镇子不像镇子,乱的睁不开眼睛;这难道是在北京吗?他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胖子说:“向前走,再向左拐就到了。”老李停车去买食品,一开车门,热气夹着烂菜叶子的味道就迎面而来,破烂不堪的马路上,尘土飞扬,看不清行人的脸;卖菜卖水果的、卖煎饼的、卖馒头卖面条的、卖鞋买袜子的,,,排的满街都是;但买者并不多。天空中时时传来各种方言的叫卖声。

    老李左右看看,这里并没有自己想象超市和商店,找了一个较大水果摊,门前是一片黑乎乎的泥水,老李只好迈着大步进去,挑了两个品种,又到边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食品店拿了箱奶。“发票没有,可以给你写个字条,”那个像老板娘的女人说。老李无奈地走了出来。

    回到车里,老李感觉像个逃难的人,心里特别的不是滋味。快到达的时候,胖子叫老了把车停在路边,说里面的胡同太窄。

    老李出了车门,正赶上小康从那边晃晃悠悠的过来;穿这个拖鞋,光这个膀子,手里拎着一大包的馒头和几盒的咸菜;说是小光的媳妇到劳务市场去招人,现在还没有回来,叫他先把大伙的饭做了;这不,煮了一锅的冬瓜,怕不够吃,又买了二斤的咸菜。老李说明了来意。小康有些激动,急忙叫胖子接过老李手中的东西,引着老李向胡同的深处走去。

    胡同并不很长,可以看见尽头像小山似垃圾,两侧是几排红砖灰瓦的平房。脚下的洋灰路已露出片片的石子,路的两旁的排水沟散发着又臭又醒气味;成群的苍蝇肆在无忌惮的飞舞;排房与排房之间用砖墙封闭着,透过小门可以看见家家门前的杂物,过道只有人和自行车的宽度;几只见不到主人的狗旁若无人地遛着。老李的心里有些愕然,依稀在那个贫穷落后的村庄见过这样场景;但又不十分的相像。

    装卸队的住处已经到了。刘经理在门口迎着老李,还是那身蓝色的工装,还是满身的灰土;“这里条件差点”刘经理说着把老李向里让。几个村妇模样的女人正在洗衣洗菜,两个半光着身子的小孩站在妈妈的背后。原来他们的住处,却是在这一片平房里的一个小小的简易楼里。

    楼里没有灯,黑漆漆的;楼梯是用铁架做成的,又陡又窄,每次只能通过一人;老李一步一停地跟着刘经理上了二楼。

    “小伙子伤的怎么?”老李问。

    “昨天去了医院。重度的肌肉损伤,轻微骨折,大夫说住院观察;没有那么多钱,拿了点药,就回来了。”

    楼道一丝的风也没有,闷热的叫人心慌;尽头的窗子透进一些光,让老李隐约看清人的脸;两侧并排着几间十一二平米的小屋,像是一个消失了的工厂的宿舍;小屋没有窗,也是漆黑的一片,除了六张铁床,什么也没用。

    受伤的小伙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讲话还很困难,说是一点的动作就会引起身体的疼痛。老李安慰了几句,叮嘱小伙子好好养病,就告辞了出来。

    刘经理一面表示感谢,一面向老李介绍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这是我老乡的孩子,在曲阜上大学;放暑假,勤工俭学,明天到您那里上班。”老李点点头,心里又是一阵的惋惜,一阵的酸楚。

    拉着胖子回来的路上,老李一句话也没言语。他感叹这些人的艰苦,感叹人间的差别,感叹这高速发展的社会还有那么多鞭长莫及的地方,,。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dxhyt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dxhyt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dxhyt并收藏dxhyt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