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刀哥文集 > 炭步印象

炭步印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刀哥文集最新章节!

    一直蛰伏于心的木屋情结,最近似乎在我心中越来越燥动了。

    因为木屋通常建造在山林之畔、或碧湖之滨,因此那些拥有美丽木屋的摄影佳作或风光片的一幅幅画面,在我的印象里,都是美丽到了极致的。我艳羡那些能够住在木屋里面的人们,能够那么地贴近大自然、每天都能享受阳光清风和蓝天绿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生活啊。

    中国的古建筑是木屋建筑的代表,具有很多美妙绝伦之作,那些遍布各地的亭台楼阁、宫殿庙宇无一不是木建筑之经典,更兼设计得飞檐走兽、雕栏画栋、色彩纷呈,让人叹为观止。而供平民居住的木屋也不少,南阳诸葛庐和刘禹锡的“陋室”便是其中的典范。不过现代的木屋,则主要兴建在北欧、北美以及日本等比较干燥的北方。虽然根据区域不同,木屋的造型风格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非常的别致和实用,而且山水风光无限。

    所以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找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建造一座小木屋旷世而居“采茶在南岭,种菊下秦堤。山居得意处,翠竹染黄衣”伴随木屋读书和写字、思考和感悟、运动和劳作藉此来度过我的一生。

    想不到我的这种木屋情结,与时下非主流的小农思潮却不谋而合。

    说到小农,先要说小资,那是好些年前开始潮流起来的——小资们崇尚自我、喜欢在富裕闲暇之时干些有文化意境的事情;小资们也常相互碰头聚会悠哉乐哉,所以被美名其曰“小资情调”而近年来,随着地球资源匮乏或资源受损状况的日渐显露,低碳环保的“小农”思潮开始发芽。“小农”反对的就是现代工业,因为正是现代工业摧毁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小农们幻想男耕女织依山傍水的生活,或田或林、或桑或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不说要像陶潜孔明般高风亮节隐忍而居,也不说要像牛郎织女或董永七仙女一样去追求美好的幸福,小农们享受的是每一天,是一种平淡和恬静,只要能每天都能伴着夕阳山水、松风林涛、清溪明月,那就是最好的人生归宿了。

    没想到这次来体验“文化炭步”却感受到了另一种“小农”文化。而且这种小农文化更为浓烈、历史更为悠久、更有群体学习氛围这种文化其实是延续了千年而且植根于每个岭南人的心目之中的——只不过,同地球被损害的生态资源一样,若再不将它从工业侵蚀中拯救出来,它也就要成为历史,永远地弃我们而去了。

    先来说一说那给我最浓烈的一幕景象——浓郁到可以赤裸裸地直刻入我视觉系统的是一大片茵绿的池水和那旁边磅礴的古榕树——那些都是古榕,并不只是一棵,而是数十棵,每一棵都亭亭地绽放在碧绿的池水之畔。说它“绽放”是因它的枝桠因年久而伸展得十分庞大,每颗榕树的树冠都荫荫地、生机勃勃地奉献出了很大一片绿荫,以致于有一小半绿荫是映在水中的,那墨绿色的倒影,是那么地婆娑和灵动。

    老人和孩童便常在榕树下嘻息,在一起的还有老实的耕牛,我随随便便就用相机捕捉了许多美丽的画面。确实,在夕阳时分,在这样的一片池水和古榕树的背景下,无论你的摄像技术有多么的差,照出来的画面也是美妙的——所以你想想,能够在这样的古树碧水旁边生活,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愉悦!

    说到池水,也许没有人去考证它的历史,但我知道这一大片池塘至少延续了千年,因为池水畔的那颗古榕便已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延续千年并不是赞叹它的存在,而是钦佩它的付出,村民在池塘的怀抱里养鱼和养鸭,数百年来,它从来没有吝啬过,给予村民们的都是渔米丰收。

    是的,在岭南,池塘边通常都栽满郁郁葱葱的榕树——就像江南的小桥流水旁,便一定是成行的青青杨柳一般,只不过江南的杨柳外是青山亭楼,而岭南的大榕树外则是古村庄和驿马道。那古村道也是用长条花岗石铺就的,经历近千年而愈见古朴。条石之外是普通的泥地,因为久远而长满了青草、开了许多小花,有蝴蝶儿飞来飞去的,若有马奔过,那就真是“马蹄飞花蝶儿舞”了。

    村道外的古村庄则更有文化意蕴。村庄是规划得很好的,都是面向池水,背靠山坡,排最前的是祠堂和书舍、有牌坊,后面是民居,有的村落还有庙宇和石桥。从炭步古村落的书舍和祠堂的数量相差无几这一点,我猜炭步的读书文化确实与岭南别处不同。炭步人太看重读书,最大的例证便是有一个村落居然叫“藏书院”建村人是清咸丰举人谭澧立,村里每个建筑物和街道都名都与读书有关;塱头村也有一个“积墨楼”和“积墨巷”书屋和巷子都是谷诒书室的主人命名的,光听这古文化氛围的名字已经令人神往了;同样因读书而出名的还有茶塘村,那是一个进士村,一个小小的村子在历年间居然总共出了12名进士。

    “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读完这首诗,谁能想到这里的村落,世世代代耕作的大多不过是普通的农人?他们有追求、却不强求,考不上功名便在村里耕田、养鱼、放鹅,因为放鹅而出名的就是黄皞,不过那可不是一般的鹅,而是钦赐的金木鹅,现在这只“鹅”已经被收藏为珍贵的文物了。

    中国的古村落,还讲究“笔墨纸砚”的布局,岭南村落自然也不例外。村前的古道和弄、里的小巷,便是“笔”街;那伴随美丽榕树的池水,自然就是“砚”池;池水边常有大型的长条石供人歇息乘凉,那是条“墨”;而整个布局疏落有致的村庄便是一张超大的“宣纸”别提上面的图画有多么的宏伟美妙了。

    笔墨纸砚、桑田渔林、古榕倒影、老牛牧童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农家景象啊,我的木屋情结几乎要被它排挤出去了。相对于独处和隐居,我自然更愿作为和谐的大家庭中的一员;相对于松风和山月,我也可以放牛田间、卧看夕阳;更好的是有那样的读书氛围,独乐怎与众乐相比!

    江南的人家,好休闲游乐,那是殷富之家的奢华之风;而岭南的辛勤劳作、朴实的民风,更是“小农”思潮所崇尚的。作为人的一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小农思潮虽然也崇尚自我,但更崇尚占用尽少的资源来满足自我。所以我觉得岭南的农居生活更简朴,更倾向于精神范畴的追求,也就更逼近于大自然的真髓。

    小农思潮的非主流兴起,源自于地球生态恶化的日渐显著,人类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和文化,将被不到两百年的工业革命迅速吞噬,这确实是我们的一个沉重教训,因此我们必须开始醒悟。但“小农”思潮并不是复古,它比小资更进一步,趋向于消耗尽量少的地球资源,通过自身的劳动和领悟来达到精神上的美好追求——毕竟人生幸福,归根到底还是源自于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我不仅惊叹于炭步古村落的美丽,而更惊叹于它蕴含和传承的这样一种文化了。

    但是,这样的一片古村落的美丽,又何止在于它的风景?又何止在于人文?在我的心目中,它与电影阿凡达所营造的磅礴的美丽并没有不同,村落族人和谐地居住在一起,渔林桑田、建房筑路都循规蹈矩“不浪费每一片天空和土地,也更珍惜每一片云彩和水滴”

    我开始想像一幅图画,来融合我的木屋情结和小农思潮,那就是:在村庄对面、大池塘的另一面,栽上数棵大榕树,然后在大榕树的绿荫里

    建一座小木屋。

本站推荐:重生之老子是皇帝医妃惊世采红回到宋朝当暴君回到明朝当王爷嫡长孙四季锦史上最强帝后清穿之四爷宠妃毒妃在上,邪王在下

刀哥文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刀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刀哥并收藏刀哥文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