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扶苏行 > 第三章

第三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扶苏行最新章节!

    山中的日子百无聊赖,吃饭,扫地,打坐,念经,睡觉,日复一日。扶苏花花开几季,花谢几季,清凉城人走了几拨,又来了几拨。

    当年刚来清凉山的小和尚已成为老和尚,老和尚身边的小和尚也日渐长大。一本崭新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翻的发黄时,山下已过了近十四年的时光。

    将近年关,褚行国一派繁盛。

    从飞檐琉光的皇宫到白墙青瓦的清凉城,举国上下挨家挨户无不将自己装点的喜气热闹。郁郁葱葱的清凉山下红火一片,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各家门前贴着大大的福字和新春对联,街角小巷穿着花棉袄的小孩成群结队的燃放鞭炮,城中四处是烟花爆竹的味道。

    冬季时分天黑的早,小和尚释归庭一个人早早地吃完晚饭就下了桌,做完功课后不久天已经彻底的黑透。他从柜子里拿出一根只剩下一半的蜡烛,点燃,装进纸糊的灯笼里,再支一根长杆将灯笼悬挂在寺门前的匾额下,借此来慰藉晚归的师父。

    风雨飘摇的匾额,风雨飘摇的烛光。

    巍峨险峻的山峰,粗壮挺拔的树林,密密麻麻的枝桠,曲折蜿蜒的小路,门前那一点点微弱的荧光岂能穿过这层层阻碍照亮归途。

    但求个心安罢了。

    自从两年前山下办了私塾,邀请老和尚前去授课,小和尚释归庭每晚都会在门前为老和尚点亮一盏灯笼。

    或许这盏光芒不能照亮清凉山,不能照亮回家的路,但是能照亮到老和尚的心底去。

    每个披星戴月的夜晚,每条艰难跋涉的山路,感到疲惫时,想到还有一盏灯,灯下有一人,那人在等着自己,那真是温暖的事。

    于世所求无多,但求一盏灯火。

    老和尚行走在布满碎石的小路中,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扶苏的清香,他深吸口气,抬腿慢慢走回寺中,空寂的山中回响着走路的声音。

    远远地,一双破旧的芒鞋走过来,停在匾额下。

    老和尚抬头看了看匾额下的旧灯笼,那是归庭前年亲手做的,上面有一朵用水墨画的扶苏花,两年来这灯盏夜夜陪伴他,灯罩都已经显得有些陈旧了,孤零零的挂在寺前,莫名的有些可怜。

    老和尚沧桑的脸颊上绽开一朵慈祥的笑意,他得快些回去,跟归庭一起过年。

    走进庭院,大殿香火环绕,长明灯彻夜燃烧。

    释归庭正在殿前庭院的一块露风石上打坐。

    露风石其实是生长在崖边的一块巨石,十人合抱不能移动半分,此石既高且陡,悬于崖边,往来香客不敢靠近半分,可是释归庭却觉得此处景色甚好,日日在此打坐。

    夜寒风重,他稳坐石上,背无所靠,身后是悬崖万丈。月光洒下,照在他闭目冥思的身上,清俊的脸庞竟有几分庄严神圣。山风狠狠的吹来,吹的僧袍翻动。释归庭盘膝而坐,神色肃穆安详,头顶一轮圆月悬照在幽黑的山谷中,在这空山寒风和月光中,好似将要乘风归去。

    “幢”,“幢”,“幢”

    洪钟鸣响,古韵悠扬。

    子时已过半,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老和尚拿起钟锤撞钟祈福,每撞一次钟,都在心中默念“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愿成佛,度众生。

    钟鸣一百零八响,愿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师父”听见越走越近的脚步声,释归庭缓缓睁开双眼。

    老和尚慢慢走近,在他对面不远处停住,双手背在后面朝他微微一笑,忽然伸出右手朝天一指,对他说“你看!”

    释归庭抬头,却在瞬间被惊的眼前一亮。

    只见头顶上方,在漆黑宽广的夜幕下,漂浮着千万只孔明灯。这些孔明灯棋布星罗,层层叠叠,橘黄色的灯光交融缠绵成一片,照亮了夜空,温柔了整个冬夜。

    山上生活清苦,释归庭长于佛门,举手投足间自然散发出一抹与其年龄不符的老成,然而毕竟还只是一个不到十七岁的孩子,每年年底看看热闹的景象都能使他高兴许久。

    老和尚在一旁静静地打量着释归庭,眉目慈悲。

    这孩子前额饱满、面容清秀骨长身瘦,虽年纪轻轻但行事处世都能做到处变不惊淡定持重,想必将来是要有大成就的,开悟成佛也未可知。

    一想到这,老和尚的面上就浮出欢喜的笑容,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概,眼神也更加温柔。自己半生愚钝,于佛法的见解不足一二,可自己倾注心血的孩儿却能开悟得证,仿佛灌溉的细苗终于长成了挺拔茁壮的大树,怎不令人欣慰?

    似乎觉察到了师父的目光,释归庭侧过头向他看去,目光在漫天明黄的映衬下,剔透明亮“师父,下次别这么晚才回来,徒儿担心。”

    老和尚淡淡微笑“好。”

    时间如涓涓细流,缓缓而逝。

    褚行国的皑皑白雪厚了几分又减了几寸,茫茫冰雪中露出了第一块褐色的土地。嫩芽由枯枝间绽放,绿苗也破壳而出。自南风扶过,冰雪消融,柳枝摇曳,杏花由枝头纷飞洒下。羁客行人也纷纷脱下棉袄换上春装,集市上开始叫卖第一担的春笋。

    前几日清凉城接连着下了几天的暴雨,今日天还阴沉沉的。太阳躲在云层里只露出一圈光晕,山峦间漂浮着厚重的白雾。

    将近正午,大风依旧刮的迅猛,吹的滦河水波涛汹涌。滦河两岸两山对立,壁立千仞,唯一座绳桥相连。

    老和尚颤巍巍的走在绳桥上准备过去给孩子上课,四周寂寥无人,不见回音,唯有脚下河水翻滚肆虐。一阵风猛的刮过来,刮的绳子来回晃荡,老和尚也在一瞬间紧紧抓住绳索随着绳子在河上不停地摇摆。

    河浪翻滚,水流湍急,一人一绳在汹涌澎湃的河上摇摆不定,越发显得触目惊心。

    老和尚面容镇定内心却开始焦灼起来,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只怕再等下去会耽误下午的授课。这些孩子每天都翻山越岭的来上课,要是去晚了会对不住人家。

    他开始一步一步缓慢而小心的在绳上移动,紧紧抓住绳索的双手已经勒出血痕。等好不容易才移动到桥中央时,他趴在绳上几乎已经累的喘不过气,汗水从里到外湿透了僧袍。

    他发现自己的双腿不受控制的打颤,只能狼狈的趴在绳上喘口气,然而相比之下,清凉山依旧是那么雄健沉稳,树影幢幢,扶桑含笑。风声擦耳边而过,一低头就能看见脚下奔腾的水流,四周依旧不见人影,偌大的山谷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在回响。一如往昔。

    是的,一如往昔。这条路他走了好几年了,从前能安然度过,今天亦能。

    老和尚强打起精神,猛吸口气,跨出左脚向前移了一步。

    毫无预料地,猛涨的水势突然掀起一个巨浪,轰隆一声犹如千钧之力将绳桥硬生生的打了个翻。老和尚甚至来不及看清眼前发生了什么。

    几个巨浪后,等洪水一退,绳桥依旧稳稳的悬在河上,然而桥上已空无一人。

    刺骨的河水源源不断的涌进身体,握成拳头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终于无奈的放开。他已无力挣扎,任命的闭上了眼,然后脑海中有无数的画面闪过。

    那是一个温暖的春日,阳光大好,他还是七八岁的年纪,站在树下认认真真的扫地,师父走过来笑眯眯的看着他,那时候师父还很年轻,身体也很好,然后从背后拿出一块绿豆糕递到他手上,那块绿豆糕小小的,躺在师父温暖粗糙的大手上,仿佛还在昨日。

    又一日,他贪玩,背不出经书,被罚在佛堂前念经,晚饭后,师弟过来,装模作样的跪坐在他旁边大声念着经书,他恼羞成怒的狠狠瞪过去,师弟却对他一笑,飞快的往他跪坐的蒲团边上塞了两个还带着热气的馒头。

    师父下葬后他决定离开寺庙出去行脚,那晚,当他打开大门时,没想到师弟已立在门外等候他。他喉咙滚了滚,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月光洒在师弟如玉一般白净清秀的面庞,他不禁有些羞愧。反倒是师弟坦然的对他笑笑,从袖子中掏出两个馒头,伸手递给他“师兄,给,路上吃。”

    清凉寺中的生活更为清苦。归庭的衣服都是捡的他旧衣服穿,衣服料子差,于是隔三差五的归庭就在窗边缝补着衣服,顺便也把他的衣服一块儿给补了。后来他要去山下授课,归庭担心他走夜路不安全,便做了一盏灯夜夜挂在山门前。

    一想到归庭他就很遗憾。本来以为自己已做到生死无忧的境界了,没想到真到这一天时还有那么多舍不得。

    他还没有看见归庭长大后的样子,没看到他成为得道高僧名满天下的样子,出来那么久也不知道师兄弟怎么样了,也不知道师弟现在过得好不好,若师父他老人家知道自己这么贪生怕死不会后悔收了他这个弟子。

    这么多年从没梦见过师父,也不知道师父他是不是生自己气了,不要他这个徒弟了。这次要去见师父了,他要告诉师父,他为师父收了一个很好的徒孙,将来必定是大功德大圆满,师父他一定也会开心的。

    河水挤的他很难受,但是他还是感觉到眼角有热泪在往外流淌。

    迷迷糊糊间他似乎看见了清凉山,一如初见的模样,还是那么繁盛,漫山的扶桑摇曳生姿。绕过丛丛树林,他看见了清凉寺的匾额,破旧的挂在寺门口,匾额下有盏陈旧的灯笼,发黄的灯笼布罩上有一朵水墨扶苏花,一笔一画都是归庭细心描摹的。

    他突然觉得很难过,他想,以后,再也没有人会为他在深夜点一盏灯了。

    霜天落,云风过,往事伤,难思量。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扶苏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业并收藏扶苏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