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上门女婿 > 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百零七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上门女婿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有阿克申这个真正的草原人带路,向南的行程非常顺利,不管是阴天还是下雨,他总是能带着两个女人走上正确的道路。只是三个人都狼狈的要命,阿克申是习惯风餐露宿的人,还算好,可赵宁跟严霜已经被折腾的没个样子了,她们当日在西夏国的北疆小镇上闲逛的时候被蒙古人突袭,跟大部分卫兵走散了,身边原本还剩下几个卫兵,也在途中为了给她们作掩护,引开追兵后就没了消息,两个人一路乱跑,到达阿克苏的家的时候已经整整逃了七天,勉强休息了一个晚上,就又踏上了奔逃的征程。卫兵二月末的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了,可毕竟还没有完全暖和,再加上下了两场雨,虽然只是小雨,却把两个人身上的毛皮披风给彻底浸透了,完全不能穿到身上,没有了挡风的披风,虽然防水的包裹里头干爽的衣服换,可那薄薄的夹衣能顶什么用?走到第三天,严霜彻底撑不住了,晚上宿营的时候,躺在睡袋里便发起热来。

    严霜的身体其实一直都是很好的,要不然不可能在这样风吹日晒日夜兼程的赶路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十天。可人总是有个极限的,十几天吃不好睡不好,被雨淋透了也只能硬挺着,就算是赵航也不能保证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不生病。赵宁的嘴上起了一大串的燎泡,她现在心急如焚,她是真的后悔了,内疚几乎快把她逼疯了,多年以来顺风顺水的生活让她失去了一向的谨慎,在西夏跟蒙古的交界处居然敢带那么点儿人跑到市集上溜达。是的,大军的驻地不过十里,真有蒙古人跑来,保证有去无回————可她怎么就没想象,这短短的十里,也足够她自己有去无回的啊!

    自己是作死,可严霜呢?她纯粹就是被自己害了的!赵宁摸摸严霜的脑袋,烫的吓人,可她手边没有药材,只能干巴巴地给她灌水喝。

    “还有两天的路程!”阿克申轻声说:“还有两天,我们就能到达党项人的地盘了,你们的大军应该也在那附近。只要撑过这两天,就安全了。”

    “大哥,大哥……”严霜开始发抖了,她的手从睡袋了伸出来,想要去抓什么东西,却没抓到,然后她顿了顿,眼睛里流下泪来:“阿娘,阿娘……”赵宁赶紧把她的手塞回到睡袋里,而严霜呼唤的对象又变成了严青。赵宁心乱如麻,想到柳柔娘,又想到严青,再想想赵航,只觉得自己简直要疯了,她努力的想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却怎么也静不下心。

    阿克申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大概是去找水源?有那么一瞬,赵宁甚至怀疑了这个阿克申的善意——尽管理智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个家伙有什么野心,当日他只需要随便带几个人过来就可以把她抓走,生擒了大宋的贞静公主,这这个两国对峙的当口,对于任何一个蒙古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荣耀,更不要说这背后隐藏的更深的政治需要。她根本没有必要怀疑这个人的图谋,因为这么一个普通的蒙古人,他的图谋再大,也打不过直接抓住她这件事儿!

    赵宁看看月亮的位置,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了,阿克申到底去哪儿了?她真的有些害怕了,难不成是被狼叼走了?她正害怕着,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阿克苏奔了过来,他跳下马,把手里的袋子递了过来:“这个,把这个煮了喂她,能退热!”赵宁把袋子打开一看,里头是根儿还湿润着的一些草药。

    天蒙蒙亮的时候,严霜的烧终于退了,赵宁抱着她嚎啕大哭,乱七八糟地向她道着歉。严霜倒觉得没什么:“宁姨姨,我梦到我阿娘了呢,她跟我说了好多好多话,你不知道,这么多年以来啊,我总想梦到她,可是这是头一次,她跟我说了这么多的话,我真开心!”

    三个人重新上路,走了不过小半天,阿克申便忽然说:“前方有骑兵过来!”贞静公主吃了一惊,但随即又定下心来:“这个方向,十有j□j是宋人,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是西夏人的巡逻兵。”

    阿克申点点头:“最近确实没有哪个部落敢往这边凑!”

    三个人继续向前,不多时便看到一小队人马冲了过来,阿克申有些紧张,但赵宁已经彻底松了口气,她打马向前:“其木格!你怎么过来了!?”

    其木格远远地听到贞静公主的声音,赶紧加速冲了过来,见果然是这两个人,差点哭出来:“可算找到你们了!赵大夫都要疯了,连严将军都从太原赶过来了!我对着四周的情况比较清楚,所以便也带人出来了。”她抬起头来,忽然惊叫了一句:“阿克申大哥?你怎么来了?”

    阿克申勉强一笑:“好久不见,其木格,我是送公主回来的。”

    其木格十分开心:“啊,我记得的,你说过,当初葛仁娜大神生病,正好碰到贞静公主的车队路过,帮葛仁娜大婶治好了病!太好了,谢谢你啊,长生天在上,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对了葛仁娜大婶现在怎么样了?她身体还好吧?还有德德玛姐姐,你们成亲了吧?我记得当初你们说要搬去德德玛姐姐他们部落里定居,现在过得怎么样?”

    阿克申的嘴角抿了抿,声音低了下来:“她们都不在了,前些年草原不太平,核瘟之类的,你知道的……”

    其木格愣了一下,嗫嚅道:“对不起,我……”

    阿克申赶紧截住她的话头:“这不怪你啊!你又没做什么坏事儿。其木格,我听说你的事儿了,你很勇敢,很了不起!”

    其木格阿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你不会因为我的身份讨厌我吧!”

    阿克申摇摇头:“宋人有好有坏,蒙古人也一样,会只记得仇恨,不记得恩情的人不是好汉子!”

    这两个人说的蒙语,语速蛮快的,不过赵宁跟严霜都懂一点,依稀听明白这是故人相逢,便邀请阿克申去使团的营地做客。阿克申本来有些犹豫,但其格木在一边劝个不停,便点头答应了。

    这两年蒙古跟大宋的关系缓和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核瘟让蒙古元气大伤,各个部落没精神打仗。一方面也是贞静公主的功劳,她把核瘟的治疗防疫方法的蒙语册子让懂得蒙语的人送去各个部落,细细讲解,虽然一开始有不少部落心中有疑虑,可照着做下来,核瘟果然得到了控制。贞静公主在草原的名声本来就好,这样一来,更多的牧民知道了她的身份,长生天派下来的贞静姑娘,原来是大宋的公主。

    当然,这种程度的崇拜不可能让蒙古的各个部落的首领们在大灾面前放弃从大宋抢夺物资的想法,于是赵宁便在其格木的介绍下,先找了边境上几个不太好战的中小部落,跟他们商量着做起了生意。

    大宋的公主特特地跑来跟几个穷兮兮的小部落做生意,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可贞静公主还真的做了。她拿了粮食跟那些部落换奶干,羊毛,知道他们才经历了一场大难,甚至同意了先借粮食给他们,以后用牛羊皮,羊毛之类的东西抵账。

    好端端的,谁喜欢打仗?尤其这些小部落,每个部落不过那么几百人,成年男人们加一起也就那么百十个,这么点人绝对不敢去抢宋人,至于跟着大部落?别开玩笑了,他们这样的一定会被当炮灰的!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小部落虽然随着季节进行一些迁徙,但大部分时间都挨着党项人,宋人的表镜的地方呆着,这些地方相对平静,大部落扩张一般也不会往这边靠,不用担心被吞并,而宋军一般也不会对普通的牧民下手————只要躲开了白林喜那个疯子巡边的时间就成。

    这恐怕是整个蒙古里面最期盼和平的一群人了。赵宁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而接下来,则是通过这些小部落,联系更多的不喜欢打仗的部落,与他们进行贸易。

    看起来都是靠天吃饭,但实际上蒙古的牧业的产出跟大宋的农业产出是没法相提并论的,一亩地,没有灾害的情况下出产是很固定的,而即使是灾害的年份,只要不是特别厉害,一般也不会完全没有产出。更重要的是,大宋是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这个国家的财政并不是完全依靠农业的,农业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当一个地方受灾的时候,国家可以从别的地方调集粮食过来救灾;因为国库充盈,掌权者可以毫不犹豫地下令免除受灾地区的赋税徭役;甚至,灾后会专门兴建一些工程,让暂时没有收入的灾民们靠在工程上做工来养家糊口。这些,都是蒙古根本做不到的。且不说他们现在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彼此之间动不动就掐架,随便一个大部落的首领都有着吞并隔壁部落的野心;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且只有畜牧业一项产业!一旦这个产业出了问题,他们因为没有人能帮助他们,他们就只剩下跑出去抢了!

    所以公主的贸易的这个办法,其实并不是十分好的办法。因为他们可以拿出来交换的东西,太少也太不值钱了!更糟糕的是,他们赖以为生的牛羊,尤其是羊,其实是一种对环境要求很高且非常毁环境的动物,蒙古牧民来回迁徙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就是被他们的羊儿啃过的草原,基本上没有几年是缓不过来的——这些羊,吃草根!

    这种情况下,牧民们不可能养太多的羊,也不可能安定下来。而前者是贸易的保障,后者则是进一步降低其侵略性的法宝!这一点,是赵航在边境溜达了一阵子之后,总结出来的。

    “西夏虽然土地贫瘠,但是牧民的生活相对稳定,即使是那些依然靠放牧为生的部落,也往往有自己的固定营地,老人孩子并不到处迁移,只是男人们每年有几个月带着牛羊追逐水草……是的,就是定居的问题!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蒙古人抢劫别人的成本太低了,他们的部落随时都在迁移,做的是无本买卖,遇到危险整个部落一起迁走。”

    “对没有固定住所的游牧民族来说,只要不是当场把他们杀掉,于他们而言就没什么可怕的,因为他们拥有的往往就只是他们自己,以及一些长着腿会跑的牲畜罢了。而西夏人之所以攻击力会比较弱,就是因为他们有家,又带着屋顶跟墙壁的真正的房子,有木篱笆围起来的羊圈……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值得珍惜的,所以即使挨饿受冻,他们依然不会原因轻易地挑起战火——”

    “稳定与温饱都很重要,当我们的国民丰衣足食的时候,他们为下一顿的食物而担忧,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大宋产生敌意是很正常的。”

    至于羊喜欢吃草根的问题,赵航更觉得不是问题:“我们那个时代,有个国家,整个国家都没啥田地,专门养羊啊!要都照他们这个养法,那个国家早被羊啃成不毛之地了!换一种羊来养不就行了么?不喜欢啃草根的羊多得是,山羊绵羊只是最基本的分类,我不信开封那边养羊,也让羊儿这般随便的啃草根,那里可没有这么大片的草原。当然开封那里的养恐怕不适合蒙古人养,那咱们可以派人去河东路打听下,看看百姓们养的什么羊……也不用急着推荐给蒙古人,先少弄一点送给他们试着养,如果合适的话,不需要您说什么,他们自然会想尽办法抢着养!”

    赵宁对赵航的说法深以为然,于是她开始着手帮助一些友善的牧民建房子,至于羊儿需要迁徙?没关系,像党项人那样,让男人们去吧!或许你们还可以接受另一个方案,那就是割草来喂羊,甚至换一下养的品种,当然这都是后话,要慢慢来,不是一天能做成的。

    其实这阵子蒙古跟大宋的关系根本不能用和缓或者紧张来形容,因为蒙古压根就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一部分部落跟大宋关系好,而另一部分依然紧张是非常正常的。而贞静公主也没准备一下子把所有蒙古人都说服,这纯属是异想天开!有那么两三个大部落的首领还想一统草原呢,这些人会稀罕和平?稀罕安稳富足?别开玩笑了,会为生计发愁的永远是小民,大部落的首领们才不关心养的羊死了没法过日子的问题————去抢就行了啊,反正他们有这个实力!

    “所以把白林喜看紧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放他出来——哦,这个跑题了。我的意思是,咱们过去就是把蒙古人当成一家了,所以才麻烦了,这个抢了咱们,咱们去杀了那个,白白叫人看热闹!”贞静公主分析起这些事情来脑子不是一般的清醒:“最关键的是,咱们去打了他们,他们原本不是一家,也要变成铁板一块儿可!所以现在不打了,不,应该说咱们不打这些不想跟咱们打的,对他们好,只打那些想要打咱们的,那么接下来,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这样的话,赵宁自然不会当着其木格这样的有着蒙古血统的姑娘来说,尽管和平主义的赵航,以及天真可爱的严霜对贞静公主这种政治家的做法并不喜欢,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站在大宋人的角度,公主已经比绝大部分政治家们对外族人温和多了,至少,她对那些人的帮助不是假的,她的慈悲也不是假的。而她的最终目的依然是所有人都放下刀枪好好的生活,只是在此之前,一定要流血的话,她希望本国人流的血,能够少一些。

    赵航与严霜的异国之旅本来只需要一年,但是时间一推再退,他们在边境线上溜达了几乎两年了,因为毕竟许多事情,比如联络小部落,帮他们建设聚居点,还有寻找合适的绵羊品种,甚至到南面寻找愿意与他们做生意的商贾,这些都是需要相当时间的。而这些时间显然没有白白浪费,两年里,开始与大宋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的的小部落达到了上百个,光是定居下来的人口便足足有四五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宁放松了警惕,带着严霜去了西夏与“亲善蒙古区”交接的一个小集市玩,结果遇到了蒙古骑兵奇袭,发生了上述事情。

    赵宁与其格木相逢的地方,离军队的驻地还有一天的路程,路上有几个小村镇可以落脚休息,可是几个人都不敢住下,只要一天不赶到营地,他们就不是真正安全的,半个月前他们遇险的镇子就在赵航的眼皮子底下,还不是出了事儿?这时候也顾不得形象了,两个人风尘仆仆,带着阿克申,随着其格木带着的这百十人的骑兵队快马加鞭,总算平安的到达了她们遇袭的那个镇子。

    这个小镇比起她们过来玩的时候萧瑟了许多,巴苏德,巴尔虎等几个部落纠集到一起弄出来的精锐骑兵哪里是这些普通牧民能抵抗的?如果不是顾忌到不远处就是宋人的营地,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贞静公主,这些骑兵只怕会把这个小镇洗劫一空。即便如此,小镇的损失也不小,骑兵过后,死伤是难免的,这个原本繁荣的小镇,现在许多店铺都关门了,还有一些人家挂了象征丧事的幡来。

    赵宁走到镇子里的时候,不少镇上的居民跑过来看她,这地方的居民主要是党项人跟蒙古人,党项人还好些,蒙古居民的情绪几乎都要失控了,一些人索性大哭了起来:“长生天在上,您终于平安的回来了!”他们的眼泪如此真挚,一方面是感激且崇拜着赵宁;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他们这种看似稳定的生活其实如履薄冰,如果贞静公主真的出了什么事儿,那么大宋皇帝的怒火很可能会烧到每一个蒙古人的头上。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听说,因为这件事儿,白林喜那条疯狗被放出来了。

    因为许多天的风吹雨淋,贞静公主的头发都快要板结在一块儿了,要是平时,让她这个样子见人,她一定会疯了的,可这会儿,她顾不得这些,她大声的回应着这些居民们,她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来:“上帝保佑,我回来了!大家不用担心了,都回家吧,没事儿了。”她这话是给大家的定心丸,严青率部过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带了白林喜家伙,严青带他过来的本意大概是震慑那几个跟大宋很不友好的部落,但这家伙的到来首先却把这些好不容易有了安定的生活的喜爱和平的牧民们吓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上帝这个词儿在古代不是基督教专用的,应该说,是基督教在传教过程中借用了这个词。“上帝”史书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记载的书籍是《尚书》和《诗经》,昊天上帝或皇天上帝是上天、天帝、天父、皇天、老天爷等的正式称谓。中国先秦上古时期的“上帝”意为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明代利玛窦将天主教传至中国,为了便于传教,便将拉丁文“deus”翻译成中文古已有之的上帝;当时的书册《天主释义》说:“天主何?上帝也。”

    所以这个时代汉语里的上帝,就跟蒙古语的长生天其实差不多。其实我大可以用别的词来代替,免得读者们产生误会。可是仔细想想,我为什么要改呢?难道因为这种传统语言,要因为外来宗教使用了,我就要绕着走么?我总要尊重这个时代的文化啊,这时代的大宋,“上帝”本就是他们自己的。所以蒙古人说长生天在上,贞静公主说上帝在上,他们都在遵从自己的文化。

    基友说,这玩意就不该叫番外,应该叫正文,这么长还没重点…………

    我当时是觉得后文时间跨度比较大,干脆先完结吧,可现在看看,这玩意确实不像番外,基本上就是把各种需要交代的事情都融合进来了,不然叫后记???总之,我是个笨蛋一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上门女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冰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蛇并收藏上门女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