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我们不必追溯党项族更为遥远的历史。反正,自拓跋思恭帮助唐王朝镇压黄巢起义、被唐僖宗委任为夏州节度使、赐李姓、封夏国公、统辖夏、绥、银、宥四州,建立起地方割剧政权之后,华夏大地经过五代的乱世纷争,直到太祖皇帝建立大宋帝国为止,西夏李氏政权一直都是雄据一方的诸侯。李氏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发展生产、征收赋税、任免官吏,政治、经济、军事独立于中原各政权之外,成为实际上的一方帝国。

    数千年中国历史的传承延续,似乎凡是在中原建立了政权的汉族王朝,从来都是以正统的地位自居,而将任何少数民族都统称之为“狄夷”。尽管自宋王朝之后,华夏中原大地王旗变幻,几度金戈铁马,几度牧场桑田,但这种传统大汉主义思想却根深蒂固,从没有过改变,在赵氏建立了大宋王朝之后,这种思想同样如此延续着。必须承认,历史至尊的天平曾经数度向“狄夷”倾斜,然而这些胡服骑射的马背民族,并非每一次都能如愿以偿入主中原,汉民族政权与“狄夷”之间种种因素彼此消长,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而大宋帝国和辽(契丹)、西夏之间最终只能形成三足鼎立,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公元960年,当宋太祖赵匡胤不废吹灰之力,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政权,建立大宋帝国并定都开封的时候,远在西北大漠,“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西夏李彝殷政权,审时度势,选择了向大宋帝国称臣的政策。李彝殷又是派使者向赵匡胤继皇帝位上表祝贺,又是将自己的名字李彝殷改为李彝兴,以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名讳。而在军事上,当大宋帝国进攻北汉割据政权时,李彝兴也积极提供帮助,并向大宋帝国奉献了300匹战马。

    对于西夏李氏这些臣服表示,入主中原的大宋皇帝毫不客气地都接受了。而雄武鹰扬、颇具谋略的宋太祖,更深知不战屈人兵的高妙,挖空心思,让能工巧匠根据李彝兴腰围,精工打造了一条玉带送给李彝兴以示恩义。

    公元967年,宋太祖乾德五年,内附大宋帝国的李彝兴去世。宋太祖为此下令辍朝三日,以为哀悼,并赐李彝兴太师,追封夏王,同时命李彝兴之子李光睿权知州事,授予其检校太保、定难军节度使之职。应当说,西夏割据政权自李彝兴时起,一直到他孙子李继筠承袭定难军节度使为止,夏州李氏政权事实上是承认大宋帝国中央政府宗主统治地位的。

    然而,当李继筠去世,他的弟弟李继捧接任节度使之后,夏州李氏政权内部却发生了变故。李氏家族一些人反对李继捧接任,并因此引发了一场内部战争。

    对于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帝王来说,彻底消灭地方割据政权,一统国家疆域是他们的远大理想,大宋帝国雄心勃勃的太宗皇帝赵光义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当割据西北数百年之久的夏州李氏政权出现内乱之后,宋太宗赵光义认为这是清除李氏政权、彻底收复西北疆域的天赐良机。于是,当亲宋的绥州刺史李克文上表宋太宗,表示反对李继捧时,自以为得计的宋太宗立刻诏命李克文权知夏州,并同时下诏让李继捧入京。在宋太宗看来,帝国利用李氏内乱,兵不血刃消灭夏州政权已是指日可待。

    果然,内外交困的李继捧在无奈之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五月率族人入京,向太宗皇帝献上了四州八县之地,并表示愿意从此留在京城,做个逍遥自在的愚公。

    似乎一切都在按宋太宗美妙的设想进行着。然而这位堪称雄韬伟略的皇帝,高兴的还是太早了点。当大宋帝国派出使节,到夏州发送李氏的族人进京时,出乎意外地遭到了李继捧族弟李继迁的强烈反对。李继迁和弟弟李继冲等人逃跑,并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武装反抗大宋帝国的军事斗争。

    似乎自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失败后,战争的胜利女神便再也不肯向大宋帝国轻易露出笑容。大宋王朝在此后进行的对李继迁的战争中屡屡失利,再也没有了灭江南、平北汉的虎虎雄风,只能听任李氏政权一步步坐大。

    事实上,听任夏州李继迁坐大,卧榻之旁让他人安睡,对雄韬伟略的宋太宗来说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自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失败,宋、辽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没有间断过,宋王朝当时的主要军事对象是辽国,因此,对李继迁在西北的不断扩张,太宗皇帝实在无法全力顾及,最终不得不重新再拾起兄长太祖皇帝的招安法宝。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在李继迁假意归附大宋王朝之后,太宗皇帝忍下了这口鸟气,授予李继迁银州观察使之职,并赐以国姓(赵),改名赵保吉。然而,仅仅在5年之后,经过短暂休生养息的李继迁便开始了他的宏伟图谋。

    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李继迁率大军兵临大宋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城下,或许是太宗皇帝意识到,这将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消灭李继迁的机会了,于是下令出动5路宋军赶赴州灵增援。然而大漠茫茫,不熟悉当地地理环境的宋军找不到西夏主力,最后不得不无功而返。而李继迁夺取灵州的图谋,也因为灵州宋军的顽强坚守而告失败。

    公元997年,宋太宗至道3年,一代雄主的太宗皇帝,带着没能收复西北疆域的不尽遗憾龙归大海,宋真宗继位。

    相比于先祖太祖、太宗,继任皇帝的宋真宗无论在治国方略上,还是在军事谋略上,都实在难望先人项背,但他所面临的帝国内外局势,却比太宗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真宗皇帝同样不得不把主要军事力量放在对辽国的作战上,而对西夏李继迁采取一种无可奈何的被动守势。

    公元1002年,宋真宗咸平五年,李继迁第三次率大军围攻灵州,一举攻克了这座屏障中原沃野的军事重镇,从而为西夏政权最终夺取河西走廊、南下进攻大宋帝国奠定了基础。仅仅两年后,大宋帝国另一座河西重镇凉州也陷落李氏之手。

    西夏立国的根本基础至此终于形成。

    历史学家们在评价李继迁夺取灵、凉二州时说过:西夏得灵州,则绥、宥之势张,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

    然而,命运对李继迁这位开疆拓土的党项英雄太残酷了。就在李继迁攻陷凉州后不久,和大宋帝国结成联盟的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不甘心失去凉州的势力范围,向志得意满的李继迁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李继迁在激战中被流矢射中。公元1004年正月,为西夏立国建立了盖世功勋的李继迁,因伤势过重毙命,终年42岁。

    公元1004年,对大宋帝国来说似乎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西夏李继迁死后,其子李(赵)德明嗣位。而在北方,辽国萧太后和辽帝率领辽军大举侵宋,真宗皇帝听从宰相寇准建议御驾亲征,亲御辽军于澶州。辽军损兵折将,最终以大宋帝国每年“赐”给辽国银、绢30万为代价,和宋帝国订立了《澶渊盟约》。这个盟约》的签定,使大宋帝国和交战连年的辽国从战争走向了和平,同时也让对战争深恶痛绝的宋真宗看到了一条花钱买和平的路。

    于是,真宗皇帝对李(赵)德明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

    大宋帝国想要花钱买和平,这对刚刚嗣位的李德明来说,无疑是正想睡觉有人就给了个枕头。李继迁的连年征战已经使西夏损耗至极,精疲力尽,此时迫切需要一个休生养息的和平环境。但真宗皇帝就是再无能、再想用钱买和平,也没有到让西夏独立的地步。

    公元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大宋帝国正式向李(赵)德明提出媾和条件:

    1、宋帝国承认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

    2、宋帝国赐给李德明金、帛、缗钱各4万,茶2万斤。

    3、李德明享内地节度使薪俸。

    4、西夏人可以进入内地贸易往来。

    5、撤消夏州青盐向内地输入的禁令。

    而作为交换,李德明必须答应如下条件:

    1、归还灵州土地。

    2、西夏居地限于平、夏范围。

    3、西夏遣送子弟宿卫京师。

    4、西夏送还被俘的宋朝官吏。

    5、解散蕃、汉军队。

    6、西夏释放被俘宋朝兵民。

    7、边境发生纠纷,西夏要服从宋国中央政府的处理。

    这实际上还是要将夏州置于帝国中央政府之下,维护国家的统一。这七项条件中,对李德明最致命的有两条:归还灵州土地;遣送子弟缩卫京师。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月落昼锦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郭亚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亚平并收藏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