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宋仁宗没有听从韩琦、范仲淹崇政殿对策,但却采纳了韩琦《备御七事》中“收民心”的建议,从内藏库中调拨绸绢三百万给三司,以助边防经费。

    现在,仁宗皇帝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尽快跟元昊达成议和协议,早日结束这场令他几乎焦头烂额的战争,仁宗皇帝也更希望,他这次动用内藏库的积蓄是最后一次。可是,大宋帝国真的就这样什么都不再争,无条件接受西夏近乎屈辱的议和条件吗?

    宋仁宗并不担心这次议和会失败,他知道,只要他这个天子愿意,议和就根本没有失败的可能,但确实有点不甘心啊。现在,帝国两府大臣中,主张就此接受西夏议和条款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就连当初不大主张议和的范仲淹,现在也变得不置可否。惟独韩琦还持异议,坚持元昊必须对宋称臣,否则不可议和。为此,韩琦屡次请求两府大员在仁宗面前辩论。

    在反对议和朝臣中,欧阳修是韩琦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位嫉恶如仇、敢说敢言的谏官,自位列台谏之后,着实已经做出了不少惊人之举:先是上书要求仁宗召韩琦、范仲淹议西北边事;接着主张对防治叛乱不力的州、县官员严加惩戒;后又是反对朝廷优礼西夏使臣。现在两府大臣不顾国家尊严,竟要接受西夏屈辱的议和条款,欧阳修当然坚决反对,这位梗直的谏官上书仁宗,言辞依旧尖刻如刀:方今不羞屈志,急欲就和者,多不忠无识之人,而陕西之民亦欲急和,请以宣抚使告以朝廷非不欲和而贼未逊顺之意,然后深戒有司,宽其力役可也。其余小人之论,望绝而不听!

    按欧阳修的划分,帝国中央内阁除了一个韩琦,凡主张接受西夏这个议和条款的,都是不忠无识之辈,而至于其他小人瞎**,则一概可以充耳不闻。

    欧阳修的心情可以理解,大宋帝国在西北打了几年仗,无数大宋将士血染边关,总不能到最后连个屁都没捞到吧?但欧阳修如此口无遮拦大骂一通,他却忘了帝国最想议和的仁宗皇帝,那又该算是什么样的人?

    不能不说,欧阳修的嫉恶如仇、敢说敢言、率性而为,在有宋一代官员中也算是出了名的。当初,欧阳修甫入谏职不久,朝中一些素以“持重”为准绳的士大夫,看不惯新任台谏官们的意气风发、大言不惧、事事都要管的作风,免不了要在仁宗皇帝面前说三道四。有一次,时逢干旱,宋仁宗焚香祈雨,翰林学士苏绅请求仁宗皇帝接见,并向仁宗大讲《洪范》,借《洪范》五事暗示仁宗:帝国遭逢干旱,是因为台谏官们僭越多事,因此上天才给予久旱不雨的惩罚。

    如果台谏官中没有欧阳修其人,或许此事不会有什么大的风波,但不幸,欧阳修恰恰是谏官,苏绅在仁宗面前扇阴风点鬼火,碰上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欧阳修,哪里还会有好果子吃?

    说来也是事有凑巧,当时朝廷刚刚接受苏绅的推荐,把太常博士马端迁为监察御史,而恰恰这个马端,在纲常上又是个德行有亏的人,欧阳修立刻上书弹劾马端:端性险巧,往年常发其母阴事,母坐杖脊。端为人子,不能以礼防闲,陷其母于过恶,又不能容隐,使其母被刑,理合终身不齿官联,岂可更为天子法官!苏绅与小人气类相合,宜其所举如此也。

    欧阳修言辞如此尖刻,将苏绅归于小人之列,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指斥苏绅举人不贤。当此时,宋仁宗正要借助新政府来更治天下弊事,苏绅呆头鹅一般送上门来,推荐了这么个混蛋监察御史,宋仁宗岂能放过他?于是立刻下诏贬苏绅知河阳,马端离京出外。

    堂堂翰林学士举人不当,被欧阳修弄了个灰头土脸。

    欧阳修,实在堪称中国士大夫中最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君子之一,他的光明就在于心中没有半点私念,一切都站在国家立场上;他的磊落就在于犹如一尊通体透明的雕像,不存任何暗角,不容半点暇眦,鲜明到可爱。相比于同属庆历精英的范仲淹来说,欧阳修和韩琦两人,无论在处事原则、还是对国家利益的认同上都更为接近。如果说范仲淹的忠直象王曾评价的那样,多少还有些“邀名”意味的话,那么,欧阳修和韩琦两人,则在这方面没有丝毫的念头。这也是韩琦和欧阳修在以后仕途上始终肝胆相照的根本原因。诚如多少年后韩琦对欧阳修的评价:“公素秉忠义,自任言责,无所顾忌,横身正路,风节凛然”。称欧阳修和自己“道同气类,天下能知我者,欧公也!”韩琦更在为欧阳修作的墓志铭中,对欧阳修的为人有一段十分确切的描述:“公自处二府,益思报称,毅然守正,不为富贵易节。凡大谋议、大利害,与同官论辩,或在上前,必区判是否,未尝少有回屈。文武之士,陈请百端,公常委曲开谕曰: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于是人多怨诽。至于台谏官论事,有不中理者,往往正色折之,其徒尤切齿,日欲求疵合攻,公自视无他,不恤也。”

    欧阳修,是个只要认准真理便不念情谊、巍然屹立朝堂之上、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人,对于那些日夜寻找机会攻击他的人,欧阳修统统不屑一顾,这是一种凛然的正气,又是君子的率真,一如这次他大嘴口无遮拦,指责两府大臣中主张妥协让步者都是不忠的小人一样。

    欧阳修对两府大臣横扫了一大棒,其实,如今的两府大臣,诸如晏殊、杜衍、范仲淹、富弼等,谁又是不忠小人?其次,论这些人个人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和范仲淹亦是志同道合,否则,当初范仲淹被贬出京后,欧阳修也不会写信给高若讷,斥责其不为仲淹尽台谏之责。而范仲淹亦受晏殊知遇之恩,晏殊知应天府(宋南京,今河南商丘),请范仲淹帮助办学,后又举荐仲淹入秘阁校理,至于富弼,更是晏殊的女婿,而韩琦跟范、富等亦是声气相投。就算现在几人意见不合,那也是为国事而非私利。

    韩琦坚持不接受元昊对宋称男不称臣的议和条件,这使帝国中央内阁迟迟无法做出最后决断。身为首辅兼枢密使的晏殊对韩琦颇为不满,只好将最后决断权交给仁宗皇帝。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月落昼锦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郭亚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亚平并收藏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