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历史的烟花 > 第二十二章 英荷战争(一)

第二十二章 英荷战争(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历史的烟花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荷兰自1581年建立联省共和国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及殖民强国。

    至17世纪中叶,荷兰已经拥有亚洲的锡兰今斯里兰卡、爪哇、苏门答腊、摩鹿加今印尼之马古鲁群岛、马来西亚、西里伯斯和部分新几内亚。北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和新尼德兰;西印度群岛的多巴哥岛;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以及南非开普敦等殖民地。它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以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商业往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其他国家。

    荷兰取得如此多的商贸特权,海外殖民地。要说没有人眼红,那是假的。法国和英国也想建立自己的商业殖民霸权。英国作为海岛国家,心思更甚。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受到荷兰的排挤,为争夺印度尼西亚的香料,两国贸易公司连连在海上发生武装冲突。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打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双方缔结协议,规定荷兰有权输出东方香料的三分之二,而英国公司仅能输出剩下的三分之一,迫使英国的殖民重心转向了印度,此充分显示了当时两国实力的对比。6000艘荷兰船只在波罗的海张帆遨游,几乎完全封闭了英国与北欧各国的贸易途径,使得英国在木材、树脂、大麻等方面物资奇缺。荷兰商人到处排挤英国商人:不仅在北美殖民地到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甚至在英国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上,据说仅仅与巴巴多斯进行贸易的荷兰商船就是英国商船的两倍。

    英国于16401649年内战后脱颖而出,克伦威尔上台后大肆扩军,原本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衰落的英格兰军队再一次开始令人生畏。陆军的“铁军”超过了三万,作为岛国的英格兰原来基本没有陆军克伦威尔是伟大的军队缔造者,他以古斯塔夫的瑞典军队为模板,并且更加强调高效与纪律性。海军更是扩大了三倍多,由40艘主力舰扩大到了120艘,拥有当时世界最好的舰船与船员。资产阶级出身的克伦威尔是典型的重商主义者,他不能容忍荷兰人垄断全球贸易,护国公颁布了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英格兰的利剑指向了同是海上强国的荷兰。

    这样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可避免,此时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在俄国和波罗的海各国,在北美殖民地和东亚各国,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荷兰人倚仗资本雄厚,基本上垄断了各国的贸易。

    1649年,又与丹麦签订条约,获得货船免税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从而掌握这一地区的贸易优势。令英国人不能容忍的是,荷兰竟然在英国水域肆意捕捞鱼虾等水产品,甚至把这些水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高价出售,牟取厚利。此严重影响了英国捕鱼业的发展。据统计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的海外投资比英国多了15倍,船只多了10倍。这些情况早已激起英国资产阶级的愤怒。

    而此时的英国已不会忍气吞声了,有了强大的舰队做后盾,英国人渐渐变得有恃无恐起来。

    1651年,英国颁布了新的航海条例,旨在摧毁荷兰的商业优势。主要条款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

    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

    后来为垄断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维持英国殖民地对英国的依赖,限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陆续进行了修改,主要有四点。

    1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

    2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

    3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

    4限制殖民地生产与英国本土竞争的产品,如纺织品等。

    对于这一违反荷兰利益的条例,荷兰当然拒绝承认。不久,英国便以违反航海条例为由,先后扣押并没收了70艘荷兰商船。与此同时,英国海军还规定,凡是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外国船只,必须向英国国旗致敬。这对荷兰来说更是奇耻大辱。

    1652年5月,英国攻击荷兰商船,结果引发大规模的船舰行动。7月8日正式宣战。

    这次战争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战区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尔海峡战区为主——这是由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由英吉利海峡法称拉芒什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法称加来海峡组成,位于欧洲大陆和大不列颠岛之间,是沟通北海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海峡总长约600公里,以法国塞纳河口到英国南岸朴次茅斯为界,西南是英吉利海峡,东北为多佛尔海峡。多佛尔海峡在英伦海峡的东部地区,位于英伦海峡与北海的接触点。多佛尔海峡的阔度是英国与法国间最短的。晴朗的天气下可以用肉眼观望到对岸海岸线及沿岸建筑物。海峡东窄西宽呈喇叭形,最窄处仅33公里,最宽处则达180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这两条海峡,实际上是—条,但历史上一直分为两个海峡。

    英国方面制定的战略主要是控制多佛尔海峡和北海,切断荷兰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迫使荷兰人投降。为此,海军舰队司令布莱克采取了集中强大舰队、拦截通过海峡的一切荷兰船只的战术,以确保其的绝对制海权。他大胆地在海军作战中引进了陆军作战注意队形和整体效果的战法,发展了海军战术。战争的伊始,英国便将自己的舰队分成红、白、蓝三个支队以便于指挥。并颁布了“第一个海军纪律条令”,整顿军纪。

    另外,他还派出舰队到苏格兰北部袭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运银船,到北海击沉或捕获荷兰的捕鱼船,甚至进入波罗的海,破坏荷兰和北欧、东欧方面的海上贸易。毫无疑问,这种战略战术的运用对于荷兰经济方面的打击是致命的。荷兰方面制定的战略是以强大的舰队为商船护航,强行通过多佛尔海峡,确保与外界的联系。决定于海军实力的对比,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极的战略,然而战略部署的不当却更使之陷入劣势的境地:荷兰在次要战场,即地中海战区投入了过多的兵力,从而使其在海峡争夺方面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

    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英国胜利之因固然离不开对方战略部署的失当——在次要战区集中优势兵力,忽略了生死攸关的多佛尔海峡和北海战区,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英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能够迅速补充战力、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和其海军的装备、数量、火力乃至战术水平都要优于荷兰所致。

    1654年4月15日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荷兰称霸世界贸易及航运事业已经近半个世纪,《威斯敏斯特条约》的签订,是它衰落的开始。

    d看小说就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历史的烟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国少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国少子并收藏历史的烟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