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历史的烟花 > 第五十二章 铁血王国

第五十二章 铁血王国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历史的烟花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其四,普鲁士之所以崛起,还因为统治者忧患意识强烈,较少陷入腐化堕落。

    与当时欧洲王室盛行的奢靡之风迥异,几代普鲁士统治者都近乎自虐的过着清教徒式的节俭生活,以便节省下宝贵的军费与政府开支。比如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父亲威廉一世与后来同名的普皇是两个人在位时,普鲁士的外交使臣以寒酸龌龊“驰名”欧洲。而显赫的王室成员们,无论王子公主,亦或是王妃乃至国王本人,其饮食烹调拙劣,饭菜简单菲薄,几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于节俭已到了悭吝的地步,以致人们在背后叫威廉一世为“乞丐国王”。

    他的后继者腓特烈二世,则更具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般的坚韧与刻苦,他以过人的精力躬身勤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他还号召国民勤俭节约并以身作则,绝对禁止宫廷的奢华排场。他本人平时只穿士兵服,毕生只有一件礼服。在腓特烈二世逝世20年后,拿破仑在耶拿大败普军,来到位于波茨坦的腓特烈二世的墓前。拿破仑用马鞭指着墓碑对手下的将领们说:“要是他还活着,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

    其五,统治阶级能够顺应潮流,及时推进各项改革。

    普鲁士的统治阶级,并非像其他欧洲国家的封建贵族那样一味的因循守旧,顽固拒绝一切变革。他们善于审时度势的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当然也迫于形势,并牢牢的掌控着改革的领导地位,从而既顺应了历史潮流,又免于使自己大权旁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走过场的改革不同,普鲁士历代君王大多能够把改革坚持下去,而不是将前人成果半途而废,这样就既保证了普鲁士大政方针的连贯性,又使整个国家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势头。

    以普鲁士的农奴制改革为例,拿破仑战争期间普鲁士接连惨败,几近亡国。战争的惨败和屈辱和约的签订,使普鲁士人从封建的德意志与资本主义的法兰西的较量中,愈来愈看清农奴制社会的衰败。一批深受英法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对旧有的封建秩序进行改革。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普鲁士开始艰难的改革。1807年10月,主持国家事务的施泰因男爵颁布了解放农民的“十月敕令”,使得普鲁士终于在从封建农奴制向资产阶级社会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但第一轮改革并不彻底,这使得普鲁士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对于容克继续霸占大量土地和人力十分不满,于是他们在欧洲1848革命中曾一度倒向共和反对帝制。为了互相勾结,协调利益以便巩固政权,容克地主阶级政府于1850年3月颁布了《调整地主与农民关系法》,从而最终完成了始于1807年的农奴制改革。改革的结果,资本家得到了发展大工业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资产阶级对君主制感到满意;通过收取农奴的高额赎金,大量被割让的份地和财富迅速积聚到容克手中,地主阶级也发了横财;而只有农民却纷纷破产,丧失了土地和牲畜,大批的沦为半无产者,进而变成了资本家工厂和容克庄园中的雇佣工人。普鲁士统治阶级的这一“经验”,为后来的1861年沙俄农奴制改革提供了绝佳的效仿“样板”。

    其六,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普鲁士的崛起,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从16世纪以来,由于分裂,德意志在欧洲人眼里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德意志民族也被认为是一个最没有活力的民族。正是这种长期受屈辱、受轻视的状况激发了德国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并使之内化为普鲁士崛起的力量源泉。

    也由于这种精神,促使他们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事物,大力兴办教育。这方面普鲁士王国的成就最被后人所称道――为贯彻民族主义教育,从1717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1763年腓特烈二世颁布《学校法规》,强制5-14岁的儿童必须上学,并任命老兵为校长,对学生进行准军事训练。这一切都为日后普鲁士组建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809年洪堡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所推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则作为世界上第一所新制大学,影响了整个十九世纪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在普鲁士,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据统计,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各主要国家中,德国的文盲率是最低的,德国人无论在读、写、计算能力上,还是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方面都要领先于欧洲各国。

    其七,善于利用外交手段,最大限度的为本国谋求利益

    无论是早期的普王腓特烈二世,还是后来的首相俾斯麦,他们都被公认为是当时最机敏的外交家之一。虽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人可谓是“背信弃义、贪狠奸诈”,但不可否认,如果没有他们高超的外交手腕,很难想像普鲁士能在列强环伺的欧洲得以生存和壮大。

    团结盟友,孤立对手,是普鲁士最基本的外交策略。比如,1834年开始运行的关税同盟是普鲁士的一个巨大成就――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使整个德意志在政治上开始向它靠拢,既增强了普鲁士领导德国统一的能力和决心,又逐渐从政治经济上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可谓是一箭双雕。关税同盟有点类似于1993年成立的欧盟,各邦国通过政治经济的一体化,来最终向统一的国家共同体迈进。普鲁士善于笼络德意志各邦国,作为关税同盟的成员,这些邦国从中得到物质上的好处,加上它们的发展程度都没有达到哪怕是接近普鲁士的水平,于是普鲁士成了这些邦国资产阶级向往的中心。这些资产者把普鲁士看作是自己在经济上的前卫和将来在政治上的靠山。这样,普鲁士就开始跃居德意志的领导地位。

    最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外力推动。

    18051807年的军事胜利使拿破仑占据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普鲁士王国充当了了法国反英反俄的附庸。为维护和实现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在对普鲁士实行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外交操纵的同时,也按照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模式,在当地强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废除农奴制,解除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革除古老的典章制度,取消行会法规等等。

    虽然由于战争的频繁,以及反法势力的极力阻挠,拿破仑在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改革最终没能坚持下去,但此举已经对德意志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由于拿破仑猛烈荡涤着封建割据势力,扶植正在生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才使德意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也使德意志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因此恩格斯曾说过:“德国资产阶级的创造者是拿破仑……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掘墓人”。

    正因为这一系列的原因,普鲁士最终崛起。

    让我们将目光从普鲁士未来的辉煌中拉回来,七年战争之后的普鲁士,拥有庞大的军队—20多万人,宽裕的军费—占国家总开支的五分之四,以及军事氛围浓厚的人民。面对的却是一个衰弱的德意志帝国。所以不久便投入了新一轮的争夺。

    而这次普鲁士的争夺,与另一个国家密不可分,它们既是共同分赃的合作者,也是相互提防的敌对者。

    这便是俄国。

    d看小说就来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历史的烟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九国少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国少子并收藏历史的烟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