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陕西前线指挥部接到了仁宗手诏,然而在讨论具体作战方案时,绝大部分人还是主张要稳妥防守。

    现在陕西前线指挥部的情况是:负责泾原一路的陕西经略副使韩琦为首,经略判官尹洙、泾州都监狄青等一批中、下级军官,主张集中兵力对夏军发起进攻,彻底根除帝国西北隐患;而负责延州一路的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主张先稳固防守,待时机成熟再主动出兵;而陕西最高指挥官、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夏竦,既倾向于防守,却又不想违背仁宗皇帝出兵的意见,同时又不想担起到底出兵与否的责任。因此,聪明的夏竦又一次玩起心计:他制定了攻、守两种方案,却派主攻的韩琦和尹洙带着两种方案赴京面呈仁宗。

    夏竦实际上是把攻、守的最后决定权交给了仁宗,但却派主战的韩琦进京,又向仁宗皇帝暗示了自己的倾向(尽管这种倾向是违心的,但要附合皇上)。

    宋仁宗康定元年十二月十六日,韩琦、尹洙千里超超、顶风冒雪赶回京城开封。

    仁宗皇帝对韩琦这位忠正、朴直的朝廷干城给予了热切关怀,诏令韩琦加迁礼部郎中,尹洙加集贤校理。不能否认,仁宗皇帝这个安排,是要在韩琦和范仲淹之间求得平衡,两人同为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在兼知延州时已迁为了户部郎中。

    十二月十八日,仁宗皇帝在崇政殿召见韩琦、尹洙。韩琦叩谢了仁宗皇帝加官晋级的恩赏,但却坚决辞却礼部郎中一职。韩琦坦诚地对仁宗皇帝说:臣因西北军机大事,没得到诏命就赶回京城,如果因此侥幸加官进秩,必将不容于天下士大夫议论。

    没有人知道,当仁宗面对韩琦坚辞这份恩赏时,心中是怎样一种感慨?这就是韩琦,一位坦荡无私、忠贞为国的栋梁之臣。

    宋仁宗审阅了韩琦带来的攻、守两策。

    尽管仁宗皇帝十几天前还下手诏,切责西北前线不肯出兵,并让他们确定出兵日期,然而,当真正到了让他决定是否出兵的这一刻,这位缺乏主见的帝国天子,却又很难下这份决心了。仁宗把攻、守两种方案交给中书和枢密院,让他们仔细讨论,这实际上已经表明,激动过后的宋仁宗,已经从当初的出兵冲动中恢复过来,恢复了他优柔寡断的本性,对是否出兵产生了动摇。

    和西北前线将领攻、守两种意见争论不下一样,帝国中央内阁对究竟是攻是守也是各执一端,争执激烈。

    枢密副使杜衍认为:仓促出兵,侥幸冒险,不是万全之策。

    翰林学士丁度也上书认为:目前宋军士气沮丧,如果再深入敌境,穷追巢穴,势必要千里运粮以供军需,用士兵们的生命去冒险以快一时之意,不是上策,并举出历史上唐王朝例子:唐建都长安,天宝年以后,唐失河、湟之地,泾州西北从此不开,京师和敌境相距不过500里,唐以重兵屯驻严备峰火,敌寇虽时有侵扰,但终没有发生严重事件,而我朝太祖皇帝时,疆场之任也没有派大将,只是选派了有才智的官员在边陲休生养民、以德治边,边境也由此安定近20年。因此为今之计,莫若谨亭障、远斥堠、控扼要害,为制御西夏之计。丁度又向仁宗皇帝呈上他写的《备边要览》,从地理、马匹、军队作战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宋、夏对比,结论:宋军不占任何优势。

    主攻主守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枢密副使杜衍激动之下,甚而以辞职相挟。

    但是,宋仁宗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采用攻策。

    此时,韩琦、尹洙为这一结果,已经在京城等了近10天。

    在现有史料里,没有找到韩琦面见仁宗时,都向仁宗皇帝说过些什么的记载,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韩琦此次回京,一定向仁宗皇帝阐述了自已主攻的理由,并提出了鄜延、泾原两路出击的作战方针,坚定了仁宗皇帝采取攻策的信心。

    然而,韩琦还是忽略了宋仁宗是个软耳朵皇帝的现实。

    宋仁宗决定采用韩琦的攻策。

    康定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仁宗皇帝下诏,命鄜延、泾原两路于次年正月上旬同时出兵,进攻西夏,争取以最短时间彻底消除帝国这块心病。同时下诏从开封府、京东、西路、河东路征集五万头毛驴,以供向前线运输军需物资。

    宋仁宗决定了出兵日期,并将此诏命下达前线各战区。韩琦、尹洙立即冒着严冬透骨的寒冷,昼夜兼程赶回陕西前线。距出兵日期只有不足半个月时间了,韩琦必须尽快为即将到来的出征做好准备。然而,韩琦却再也没想到,就在他和尹洙在归途上顶风冒雪的时候,京城温暖的皇宫大内,胸无定见的仁宗皇帝在看到范仲淹送来的奏折后,业已推翻了几天前他做出的出兵决定。

    鄜延前线的范仲淹早就料定,前线指挥部虽然制定了攻、守两策,但夏竦派韩琦、尹洙这两个主攻的人回京面见仁宗,韩琦必定会鼓动仁宗采用攻策,而软耳朵没有主见的宋仁宗也一定会被韩琦说动,可是范仲淹却没有想到,宋仁宗定下的出兵日期竟然会是这样的急促。

    事实上,范仲淹也并不是要一味的防守,这一点他和那些只想被动防御,想靠时间岁月拖死元昊的人有本质不同。范仲淹之所以不主张现在出兵,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因素,那就是范仲淹始终没有放弃招安的策略,想以招安让元昊重新归顺朝廷。在范仲淹看来,只要帝**事上有着稳固的防守,让元昊占不到什么便宜,那么夏军经历几次挫折后,元昊就会心灰意冷。大宋国力虽然捉襟见肘,但西夏的国力和大宋帝国相比还是不行,元昊,是经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因而范仲淹在延州所有的军事部署,诸如命种世衡修青涧城,挡敌军入境要冲;在边境大兴营田;开放百姓互市贸易等,都是围绕着招抚这一中心目标来部署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军事战略上看,很难说范仲淹招安元昊的想法有什么不对,然而这却只能是范仲淹自己的一厢情愿,范仲淹忽略了元昊并不是漫无目的扰边,而是元昊发动这场战争,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大夏帝国千古伟业,这就使范仲淹招安元昊的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月落昼锦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郭亚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亚平并收藏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