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如果范仲淹稍加细心,他就会从高延德既没带来西夏乞和条件,也没带来元昊片言只语上,看出元昊的乞和并非有诚意。

    如果范仲淹从宋、夏战争全局着眼,他也应该想到,自宋、夏战争爆发以来,夏军从未受到重大损失,夏军在完全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之时,元昊又有什么不得已苦衷,会来主动乞和?

    然而,或许是范仲淹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要么是急于想用安抚手段结束这场战争?又或许,范仲淹是认为元昊这次只派高延德来,是想探听一下朝廷会不会允许他乞和?更或许,就是元昊对和与战尚处在犹豫不定之中?

    反正,范仲淹对元昊乞和的要求没有产生任何怀疑,惟有一点,西夏乞和没有任何证据,这让范仲淹深感无法向朝廷秉报。因此,范仲淹在没有请示朝廷之下,不惜甘冒罪责,亲笔给元昊写了一封信,极尽诚恳,动之以情、晓之以义:

    昔(真宗)景德初年(1004年),两河休兵,当时内外大臣纷纷上书,以灵、夏数州本为国家内地,请调河朔雄兵、集关中之力以图收复。我真宗皇帝以文德仁慈安抚远方,而先大王(赵德明)情向朝廷,心如金石,因此,真宗皇帝对那些收复西陲的建议一概都没有听从,以至亲骨肉之情对待先大王,命为同姓,将西夏之地全部委托于他,旌旗车服,贵极王公,这是我真宗皇帝对你们有天地造化之德啊。自此朝贡之臣不绝于道,边塞之地逾三十年只见春播秋种,不见战火烽烟。这是我真宗皇帝恩德,也是先大王忠顺朝廷之功啊。

    自先大王去世,今皇帝派使臣携厚礼去祭吊,让大王继嗣王位,安守国土,封爵任命异常隆重,一如对待先大王一样。然而大王以年纪轻轻,继嗣爵位之后,却违背先大王对朝廷效忠的誓书,送来僭越帝号、派人归还朝廷赐予的旌节,终至引起中外之人震惊和愤怒,纷纷要求拘留来使,斩于都市。但皇帝念先朝真宗皇帝怀柔远方本意和已故夏王忠顺之功,不忍立时绝交,宽容忍让,不予杀戮,如此思前想后,天子有什么对不起大王的呢?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王世居西土,衣帽语言却随本国习俗,为什么惟独名号上要和天子相同呢?大王当初有这个设想时,必然是认为我宋朝边城没有任何防备,军心不齐,只要驱马提兵而来,兵锋所指,必随之而下。但现在夏军在边地冲杀来去经年,宋之军民有血战而死者,却没有一城一池、一个将领愿意归顺大王的,这和你当初的期望不是大相径庭吗?大王如果真有爱民之意,那就不妨声称:大王当时称帝建国,是由于众人的请求,用这个理由谢罪,则天子一定会恢复你西平王爵位,使你继承先大王保国卫民的志愿。如此,天下谁不称赞大王贤德英明?此其一。

    如果众人坚持请称尊号,最终无法推辞的话,那么前朝汉、唐时的‘单于’、‘可汗’之称,对本国来说非常方便,亦不失尊贵,此其二。

    只要向大宋称臣纳贡,保存中外礼制规矩,亦可不用召来天下怨恨、不用聚集天下之兵,使黎民百姓恢复富足太平,此其三。

    大王的国家财政可能时有紧缺,而朝廷每年都有丰厚的恩赐做为对大王的援助,此其四……

    范仲淹这封书信,洋洋洒洒数千言,从政治、军事、经济、面子等各方面替元昊分析利害,对元昊又是劝诱、又是威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谓是掏心掏肝。然后,范仲淹派延州兵马监押韩周,和高延德一起把信带给了元昊。

    范仲淹做完这一切,然后稳坐延州城,只等元昊派人来痛哭流涕地乞和、请降。然而,范仲淹却没有想到,此时,一场比三川口之战更为惨烈的悲剧,正悄悄降临到当初以全族性命保举他的韩琦身上。

    在泾原的韩琦,得知元昊派人到延州议和,一眼就看穿了元昊的把戏:无约请和,这是个阴谋!元昊要么是探知我军将大举进攻,在玩弄缓兵之计,要么就是想以此松懈我军警惕,掩盖他军事上的什么阴谋。韩琦于是立刻下令:诸路城寨,各自加强戒备,不可松懈!

    这个命令下达后,韩琦依然不放心,于是亲自出巡边寨。

    做为西夏杰出的军事家,元昊当然懂得“用兵贵在不复”的道理,即:决不重复使用同样一种战术手段。但元昊同样堪称西夏军事上的“诡才”,他在稳住了延州一线范仲淹的宋军、解除了夏军西进的后顾之忧后,决心再一次使用三川口围歼宋军的口袋战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六盘山下给泾原一路宋军主力以毁灭性打击。

    公元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二月,元昊亲率10万夏军主力自天都山出发,深入宋境,兵锋直指渭州。

    当夏军前锋部队逼近怀远城的时候,宋军泾原主帅韩琦,正巡边到达高平。

    怀远城一线,对宋、夏两军来说都不陌生。尽管几场飞扬的大雪掩盖了大地,但5个月前三川寨一战的遗迹还是依稀可寻。

    如果按直线区划,韩琦此时所在的高平,自东向西,中间隔着一个三川寨,呈一扇小小的弧形。

    韩琦得到夏军进攻渭州的情报,立刻赶到镇戎军(约今陕西固原),一面调集军队,一面和诸将商讨作战方案。然而,韩琦得到的这个情报却是错误的。元昊摆出的只是一个进攻渭州的阵势,他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攻宋军之必救,调出宋军主力,予以围歼,即围点打援战术。

    做为同样杰出的军事家,韩琦尽管不知道元昊这次军事行动的真正目的,但他已经预感到,夏军这次行动绝不仅仅是攻打渭州这么简单,其中一定隐藏着什么阴谋。因此,韩琦没有派兵直接向渭州增援,而是制定了一个断敌后路的作战方案。此时,韩琦手边可动用的宋军主力,加上招募的兵勇,共计约18000余人。

    韩琦命环庆副部署任福为大将,耿傅为参军,泾原路兵马都监桑怿为先锋。其余泾原路兵马钤辖、忠州刺史朱观、泾原路都监武英、泾州都监王圭等,各率所部随行。

    大军将行,韩琦召任福等众将在阵图前面授方略,一再告诫任福:集中兵力,并兵合势,大军直趋怀远城,然后向西到德胜砦(今宁夏西吉东南)再向南到羊牧隆城(今宁夏西吉西北),绕道敌后。因这一路上都有宋军据守的寨砦,其间相距各不过40里,无论粮草供应还是呼应增援,都十分方便,然后视夏军具体形势,可战则战,不可战则据险设伏,待敌退军时予以截击。

    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稳妥、即使不胜、但也绝不会失败的作战方案。但韩琦冥冥中似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任福大军已经出发,韩琦又快马追到城外,将亲笔写好的作战方案交给任福,并再三叮嘱,严厉告诫诸将:“苟违节制,有功亦斩!”

    泾原宋军大举出动,元昊围歼宋军主力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大功告成。在怀远城的元昊得到宋军北上消息,立刻下令大军,趁夜幕向西南方羊牧隆城转移,并在这里张开了围歼宋军的大网。

    宋、夏两军,不约而同都把羊牧隆城做为了自己作战的既定地域。

    韩琦要在这里据守,断敌退路。

    元昊要在这里摆开口袋,围歼宋军。

    此刻,如果宋军大将任福谨记韩琦“并兵合势”的嘱咐;或者任福遵守既定行军路线,自怀远趋德胜砦、再到羊牧隆城,那么夏军的包围圈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部署形成,宋军这场浩烈的惨败也根本不可能发生,充其量形成一场胜负未知的遭遇战。

    然而任福不是韩琦。

    任福具备一员大将的勇猛,却缺乏一员大将也应具有的谋略,如此,从韩琦将大军交给任福那一刻起,宋军这场惨烈的失败就已经基本注定。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月落昼锦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郭亚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亚平并收藏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