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月落昼锦堂 >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此时,早已远离京城、担任河北都转运使的欧阳修,眼见当初新政一切努力都功亏一篑,痛心疾首之下,这位忠正梗直、已不在谏职的大宋志士,违背了自己当初离京时不越职言事的诺言,慨然上书仁宗:

    自朝廷向诸路派出按察使以来,虽然没有见到太大的成效,但那些老病昏昧的官员望风而惧,这段时间退休的人逐渐增多,州县吏治眼看到了大见成效的时候,朝廷这时候却停下了改革步伐,请两府下命令,让那些上书指责新政的人到中书,问问他们是哪一路按察使挟私报复,如果确有这样的人,请下有司辩审清楚,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就是造谣中伤,朝廷近来下达给按察使的敕书乞请收回,不要让天下百姓认为朝廷出尔反尔,自己取消了按察制度,从而让那些贪赃老缪官员们高兴。

    然而这一次,仁宗皇帝再也不象当初欣赏欧阳修时,不无得意地说“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时的得意了,欧阳修这封奏章递上去一如泥牛入海,没有了消息。

    宋仁宗庆历四年九月,首被新政大员委任的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张温之,因处置河北保州士兵叛乱一事,和沿边都巡检扬怀敏发生争执,张温之被流言陷害,降知虢州。

    这是新政实施以来,派出的按察使中第一个被处分的人。

    同月,一直对改革保持低姿态的宰相、富弼的老丈人晏殊,因没有接受谏官孙甫、蔡襄要求留下欧阳修的奏请,在孙甫、蔡襄再次翻出他当年撰写李宸妃墓志,不写诞育圣躬,及私自派士兵为自己整修宅院后,也被免职罢相,出知颖州。而这一切都表明,庆历新政的大员们已是风光不再,走进了穷途末路的死胡同。

    应当说,如果不是此时夏、辽之间正进行战争,及宋、夏议和尚未最终形成定局,宋仁宗为防不测发生,不想大幅度调整内阁成员,以免引起帝国内部混乱,那新政大员们可能早就已经被赶出中央了,因而,从某种概念上说,是夏、辽两国之战和宋、夏议和,才使得改革派们暂时还在苟延着残喘。

    宋仁宗庆历四年九月,西夏派出的议和使臣再次来到京城开封。同月,宋仁宗改组中央内阁,以枢密使、吏部侍郎杜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原参知政事贾昌朝充枢密使。而贾昌朝留下的空缺,仁宗皇帝则调来了原二府老臣、现在知青州的陈执中来担任。

    仁宗皇帝这个安排不能不说是别有深意,那就是,仁宗皇帝有心要起用当初受新政大员们一致排挤的夏竦了,他要为起用夏竦在人事上做一个相应的安排。

    宋仁宗不英明,否则,他也不会有始无终、对新政大员先是倚之何重,后来又弃之何切。但宋仁宗对驾驭帝王之术却不陌生,而且经过新政精英们这次同朝共事,仁宗皇帝更加坚信了一点:那就是为帝王者,最高明的统治手段,莫过于在朝臣相互攻讦中找到平衡点,那样,做皇帝的便只须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纵览朝中风云变幻,坐看朝臣相互制衡,只要做到这一点,天子就能挥撒自如、游刃有余。陈执中当初经略陕西时,和夏竦两个人可是针尖对着麦芒的,而且又是一个颇有政治经验的老臣,论政治手段,陈执中足以和未来的夏竦抗衡,给自己提供一个平衡点。

    宋仁宗招陈执中进京的安排,再次招来了苟延残喘的谏院官员反对。直使馆蔡襄、谏官孙甫,还想重演当初赶走夏竦的老剧目,上书仁宗,力言陈执中刚愎自用,不学无术,不可担任执政。

    但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今天的宋仁宗已不是当初对言官言听计从的宋仁宗,于是,就在谏管的反对声中,宋仁宗愤然派出中使,带着委任陈执中为参知政事的敕告急赴青州,并让中使告诉陈执中:“朕用卿,举朝皆以为不可,朕不惑人言,力用卿耳!”

    第二天,当谏官们上殿,仁宗皇帝带着满脸不屑的冷笑,抢先拉出话头:你们是不是又来对朕说,陈执中这个人不可用啊?可是朕已经派中使召他进京了!

    似乎谏官们从未见仁宗皇帝有过如此神情,面对天子的威严,谏官们退却了,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就在仁宗皇帝一改过去从谏如流、在陈执中任用上大行独裁的时候,宋、夏两国的议和条约也到了最后的签署阶段。宋仁宗庆历四年十月,西夏元昊送来了议和誓表,答应对宋称臣,两国和约规定:

    大宋帝国每年赐给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两万斤;

    西夏向宋进奉乾元节(皇帝生日)时,再回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茶五千斤;

    来贺正旦(春节),回赐银五千两;绢五千匹;茶五千斤;

    中冬赐时服银五千两;绢五千匹;及赐臣(指元昊)生日礼物银器两千两;细衣等一千匹;杂帛两千匹。

    至此,宋、夏历时一年之久的议和,终于随着元昊和宋仁宗的各自让步而达成了协议。

    大宋王朝抗御西夏的战争至此算是暂告了一段落,由此引发的大宋王朝旨在富国强兵的庆历新政,也至此终于走到了尽头。

    然而,新政首脑们的行政职位,现在尚未退出帝国政治舞台:

    范仲淹,仍然是帝国中央内阁的参知政事。

    富弼,也仍然是帝国中央内阁的枢密副使。

    还有新任首相杜衍。

    不知杜衍是出于对当初宋仁宗推行新政、曾下手诏给他的感激?还是出于对新政发自内心的支持?抑或,是他当初在三司负责裁减冗吏,对国家养着那么多无所事事的官员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一心要为了国家?因而,杜衍自担任首相后,竟然死抓着“抑侥幸”不放,屡次封还仁宗皇帝内降给某些人授职的恩旨,以至于宋仁宗不止一次感叹:外人知道杜衍封还了内降,其实,凡是有求于朕的,朕每次都因为杜衍不好通融,打发回去的人远比他封还的多的多!

    庆历新政已经是日暮西山。

    新政的支持者们,也必须接受这个严峻的现实。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月落昼锦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郭亚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郭亚平并收藏月落昼锦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