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昭武王朝 > 第七章 谒永陵三军恸哭 布檄文三桂反正

第七章 谒永陵三军恸哭 布檄文三桂反正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45.com,最快更新昭武王朝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吴三桂要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给将士们一个交待,也给自己一个交待。

    十二月一日一早,初冬的昆明格外的阴冷。天空飘起了细雨。吴三桂一身素缟,带领三军前往篦子坡。由于事先没有通知要去干什么,士兵们纷纷窃窃私语,不知道吴三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些百姓也跟在后面看热闹:“哎,看呀,平西王这孝衣孝帽的。要干嘛去呀?”

    “咳,这狗汉奸,不知道是家里什么人死了,活该!”

    永历陵位于太华山中,永明湖畔。当年吴三桂杀害永历,有些昆明市民冒着生命危险,将永历的尸骨埋葬于篦子坡上。由于仓促,也没有什么墓碑,就是个小坟头。如今,吴军将士再来到这里,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永历陵竟已成为一座规模相当宏大的陵寝,颇有皇家陵园的气派!原来这十多年间,吴三桂一直派人暗中加修永历陵,就逐渐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对此,清政府也是知情的,但认为吴三桂思念旧主嘛,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吴三桂命汪仕容各陈三强负责修陵,别的要求没有,只有一条:怎么气派怎么修!汪、陈二人也不含糊,比葫芦画瓢,照着十二陵的规格修建,神道有二里多长,两侧是石像,左文臣,右武将,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打头的挑着白幡,以吴三桂为首,全是白衣白甲,腰系麻绳,臂弯戴孝,马的身上也挽着白妙。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队伍列成方队,抬着牺牲品和大坛酒,演奏着祭陵曲,寄托着无限哀思。

    篦子坡并不高,下面地势平坦、开阔。墓碑就修筑在缓坡之上,两侧是曲折蜿蜒的石阶。只见墓碑高大雄伟,上书“大明永历皇帝之墓”八个大字,庄严肃穆。

    吴三桂驻足良久,抬头仰望。他缓缓迈动脚步,拾级而上。往事如梦境般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赐尚方”

    “非终为虏臣”

    “歃血为盟,共扶明室。如有”

    “吾等屈身事满洲,以待其变。追永”

    终于,吴三桂迈上了最后一级台阶,来到墓碑之下。吴三桂朝墓三躹躬,然后跪倒:

    大明永历皇帝之灵在上:

    陛下,臣吴三桂来向您请罪了!您虽屈死于九泉,但有万民敬仰;我虽苟活在世上,但却遭千人唾骂。

    今天,我来祭奠您,只为了赎清我前半生的罪孽,求您原谅!

    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吴三桂仿佛做了一场大梦,现在梦终于醒了。

    吴三桂拜了大旗,传令道:“全军举哀!”

    哭声惊天动地,远近皆闻。吴三桂点上一柱香,又行了君臣大礼,众人也都跟着再次跪下,和着哀乐,三拜九叩首。

    这是忏悔的泪水。吴三桂杀害永历,犯了大罪。永历帝为人谦和、鲜有过失,颇有万历遗风。他在西南十余年,于百姓之中有很高的人望。吴三桂杀了永历,绝了人望,他对不起、有负于大明。三桂犯了罪过,向永历谢罪,向天下人谢罪。

    这是屈辱的泪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牺牲民族利益为代价,才换来一个平西王藩位。而今清廷一纸令下,说撤就撤了,他深感自己被愚弄被欺骗。同时,吴三桂所谓为清朝奋斗了大半辈子,立下赫赫战功,在清人眼里不过是一条狗而已。吴三桂降清,沦为了可耻的汉奸,他感觉万分屈辱,无颜见人。

    这也是释然的泪水。人在面临一项重大抉择,特别是事关生死命运的大事时,往往会顾虑很多,内心饱受煎熬。吴三桂从萌生反清意志,到最后走上反正道路,前后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这十几年,他寝食难安、备受折磨,现在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心中反而轻松了许多。

    吴三桂的大哭,勾起了将士们对故国和故君的思念之情,也都纷纷痛哭起来。

    三军恸哭皆素缟,天地同悲感人心!

    此时,墓中突然飞出一只白鸟,这种鸟谁也没有见过,大如飞鹏,羽翼似雪,翅贯苍穹,举目若神,只见它在吴三桂的头顶盘旋了几周,然后大叫三声,即向天空飞去,消失在茫茫天际之间。

    “这是永历帝的灵魂所在!”汪仕容惊呼道,“永历帝说他原谅王爷了,还望王爷不忘皇恩,中兴大明,为他报仇!”

    “万岁!万岁!”三军将士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许久,吴三桂缓缓起身,面向三军。人们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都纷纷止住哭声,看着三桂。只见吴三桂猛一拧头,将脑后的辫子甩到胸前,用手攥住。

    吴三桂凝视着这条辫子,这条象征着清政府统治、民族屈辱的辫子。猛然间,他抽出身上的佩剑,用力向辫子根部砍去!

    吴三桂剪掉了辫子!人群顿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将士们也纷纷抽出刀来,将辫子割去,然后狠狠地扔在地上,踩上两脚。

    吴三桂示意三军安静下来,“诸位,你们能有今天的荣华富贵,靠的都是谁啊?”

    “都是托王爷您的福。”众将答道。

    “不对。”

    “那难道是朝廷?”

    “也不对。是托先帝的福。老夫原不过是一个待罪东陲的边将,是崇祯皇帝看得起我,封我为平西伯,赐我尚方宝剑。所以大家能有今天,全是靠大明的余荫啊。”

    众将点头称是。

    “大明将士们,我奉太祖十四世孙谕令,并以周王的名义,起兵反清,光复大明,你们可愿追随?”

    “誓死追随!誓死追随!”三军异口同声。汪仕容高声赞礼:“诸位将士,请静听周王讨清檄文!”

    胡国柱清了清嗓子,双手捧着檄文,登上高台,向吴三桂恭施军礼。吴三桂欠身还礼,挽首站在一旁。三军将士侧耳静听,胡国柱抑扬顿挫朗声读道: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悉:

    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众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毅皇烈后之崩摧,惨矣!东宫定藩乏颠锫,文武瓦解,六宫恣乱,宗庙瞬息丘墟,生灵流离涂炭,臣民侧目,莫可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国远夫偈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适值周,田二皇帝,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记名托孤,宗社是赖。姑饮泣忍隐,未敢轻举,以故避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漏,束马瞻星,磨砺警惕者,盖三十年矣!

    兹彼夷君无道,奸邪高涨,道义之儒,悉处下僚;斗霄之辈,咸居显职。君昏臣暗,吏酷官贪,水惨山悲,妇号子洋以至彗星流陨,天怨于上,山崩土震,地怨于下,官卖爵,仁怨于朝,苛政横征,民怨于乡,关税重征,商怨于涂,徭役频兴,工怨于肆。

    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封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昭武,檄示布间,告庙兴师,克期进发。

    移会总统兵马上将耿,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长驱潞水,出铜鸵于荆棘,奠玉灼于金汤,义旗一举,响应万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振我神武,剪彼嚣氛,宏启中兴之略,踊跃风雷,建划万全之策,啸歌雨露,倘能洞悉时宜,望风归顺,则草木不损,鸡犬无惊;敢有背顺从逆,恋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据险扼隘,抗我王师,即督铁骑,亲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诛,若有生儒,精习兵法,夺拔痪谷,不妨献策军前,以佐股肱,自当量材优翟,无靳高爵厚封,起各省官员,果有洁己爱民,清廉素著者,仍单仕;所催征粮谷,封储仓库,印信册籍,解军前,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镇幸甚,天下幸甚!

    吴三桂垂手听完檄文,移步过来,向永历墓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手捧一碗清酒,在墓碑前轻轻洒过,然后把手一扬,将碗摔碎于地。

    吴三桂起身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谨告三军将士,伪清作恶,人神共愤,本王升旗举兵,逐鞑虏,复汉室,不破燕京誓不还!”

    三军将士顿时欢声雷动,高呼道:“万岁!”

    “扫灭鞑虏,报仇雪恨!”

    在这篇檄文中,吴三桂首度公布了自己降清的内幕,获得了世人的谅解;高举“拥立崇祯三太子”和“兴明讨虏”两面大旗,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吴三桂的政治声誉和个人威望。

    汉人扬眉吐气,清人胆战心惊。在吴三桂之前,搞反清复明的人也不少,像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郑成功、张煌言等,但他们的反清对清人造成的打击非常有限,反而成了清人自我吹嘘的资本。现在,吴三桂将让清政府第一次感到害怕。

    这篇檄文是吴三桂向清政府的宣战书,同时标志着南明第四政权——昭武王朝的正式建立。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本站推荐:总裁的替身前妻万相之王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凌天战尊飘渺之旅风流岁月之活色生香半城风月花颜策神武战王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昭武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乐文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兰陵明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陵明华并收藏昭武王朝最新章节